座三四百米高的暗红色石山,山势险峻难攀,易守难攻。
石山前生长着成片的带刺灌木丛,那些灌木丛主干有手腕粗细,枝条却只有拇指般细,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,想要靠近石山,必须穿过这片灌木丛。
图尔特骑兵熟练地带着江宏业在带刺灌木丛中穿行,他们似乎对每一处枝条的走向都了如指掌,灵活地避开尖刺,脚下的路径隐蔽而曲折。
约莫走了一炷香的时间,眼前豁然开朗,抵达石山脚下一条喇叭形通道,道口狭窄,仅容两马并行,越往里走空间越开阔,通道尽头竟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草原,微风拂过,草浪翻滚,生机勃勃。
这片草原被暗红色石山环绕,形成天然的屏障,内侧有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流淌,河水潺潺,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岸边的草木,小河一路绕着草场延伸,最终汇入一处平静的小谭。
于得水向江宏业介绍:“这小谭颇为神奇,无论春夏秋冬,水位与水温都常年不变,是我们部落重要的水源。”
说话间他取下江宏业的缚带,江宏业望着眼前山环水绕、绿草如茵的景象,不由得惊叹:“此处竟如陶渊明笔下的‘桃花源’一般,远离尘世纷扰,实在难得!”
几人并肩沿着小河边的草地前行,一路谈诗论文,从《诗经》到唐宋诗词,从孔孟之道到诸子百家,见解颇为投机,颇有相见恨晚之感。
江宏业本是进士出身,学识渊博,而于得水作为图尔特部的佼佼者,自幼饱读中原典籍,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。
聊着聊着,江宏业好奇地问道:“于兄学识如此深厚,想必部落内对文化传承极为重视吧?”
于得水点头笑道:“先生所言极是,我们图尔特部源自中原士族,先祖深知文化是根,为保传统特意开办了义学。
族内凡年满六岁的年轻人,都必须进入义学学习六年,诵读儒家经典,研习算术历法。
六年期满后,优秀者可升入部落的桃花书院再学两年,深入钻研经史子集与兵法谋略。”
他思忖片刻继续说道,“桃花书院每届毕业的顶尖十人,会被留校任教,将知识传承下去;其余学子则进入军中担任低级官员,既能领兵作战,也能处理部落事务。”
江宏业听得连连点头,又追问部落的婚丧嫁娶制度,于得水解释道:“我们有严格的族规,同姓者不得通婚,这是为了保证族人血脉的纯净;女子仅限嫁给本族男子,以防止核心文化外流;男子则可以娶外族女子,但胡族女子需在族中居住满三十岁,或是入族十年以上,经过长老会考察确认认同部落文化后,才准许进入核心地带生活。”
正是凭借这些严谨的制度,图尔特部在塞外漂泊百年,依然人丁兴旺,且始终未被胡族同化,保留着中原士族的文化根基。
谈及此处,于得水的语气不由得低沉下来:“可惜的是,百年来草原诸胡先后兴盛,瓦剌、鞑靼、满清等势力轮番崛起,我们图尔特部夹在其中,虽凭借险要地势与灵活策略勉强自保,却屡遭攻击,实力受损严重,始终难有大的展。
此次羟县之战惨败,更是让部落元气大伤,若不能找到强大的盟友,未来的处境恐怕会更加艰难。”
江宏业听着他的感慨,心中对图尔特部的遭遇多了几分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