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际之处,周遭是荒凉的配色,只有它散着余光。
苏梨带了相机,对着外面拍了一张。
火车很快到站了,两人下车时天有点黑了。
出了火车站,就在门口看见了苏家大哥。
“妹子!
这边!”
苏梨和程俊南过去,几个人说了几句话,苏家大哥跺着脚道:“太冷了,赶紧走,你嫂子在家炖大骨头了,回去喝点酸菜汤。”
在火车上没什么胃口的苏梨,顿时被说饿了。
“太好了,就等着这口呢。”
苏家大哥是赶骡子车来的,骡子车下面铺了稻草,稻草上有褥子。
“赶紧上车!”
苏梨爬上去,坐下,身上又盖了苏家大哥带来的羊皮褥子,摸了摸道:“这玩意暖和。”
“是吧,我给你留了几张皮子,到时候你拿走,回去做坎肩啥的。”
“啥皮子啊?”
苏梨被冷风吹了吹,火车上的闷散了不少,也有心情聊天了。
“兔子的多,还有一只狐狸的,可好看了。”
苏梨接话问:“谁整的啊?”
“在山上碰的,前行家村你知道不,那边人打猎的多,都有猎枪,从那买了几张。”
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,骡子车在黑夜中哒哒哒的走着。
六点多才到苏大哥家。
苏大嫂早就等着了,一群人迎了出来。
说实话,苏梨对有的孩子都有点对不上号了。
又是一阵寒暄,总算落座吃饭了。
正宗的杀猪菜,一碗酸菜汤,又吃了点玉米饼子,苏梨心踏实了。
晚上,她自然是在苏家大哥家住下了,暖呼呼的炕头给了苏梨。
后背源源不断传来的热源让她睡意来的很快,一天的疲惫正在一点点的散去。
第二天,是苏家二哥家孩子要结婚的日子。
苏梨跟着瞎忙了一天,说实话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。
红包倒是给出去了不少。
俗话说的好,不过二月二都是年,大过年的,看见孩子,怎么不得表示表示。
对这样热闹又透着虚的场面,苏梨已经好久没有经历了。
以前她能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但自从家庭和谐,孩子孝顺后,她已经很少在假装迎合了。
这一顿走亲戚,说实话有点累。
因为苏梨混的好,孩子有出息,不少人都来搭话,有的直接问赚了不少吧,有的弯弯绕绕的打听,没几个真心实意的。
好在就忙了这一天。
当天晚上,苏梨和苏家大哥在屋里说话,外面院子响起了说话声,两人透过窗户看出去。
“好像是老三家的。”
苏梨记不太清,人太多了,不过也跟着下地接人了。
苏三哥带着他家大儿子和大儿媳妇,还有个十几岁的女孩过来了。
苏梨一时间不知道这是为啥,但她知道是冲着她来的。
屋内,说了些客气话后,苏家三哥终于说了今天的来意。
“妹子,你是自己一个人户口本吧?”
“三哥,问这个干啥?”
苏梨话推回去。
“妹子,是这么个事儿,你大侄子生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