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不是说信不过,自也不是怯场,实在是沟通起来不畅快。异国人吧,说的和写的,自己都不懂,而里面那些虽然操持本地口音、面目看起来也是差不多面孔的人来接待吧,但给他的观感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不爽。说着拗口的话,模样还不怎么恭敬,这他妈的明显是个二鬼子,还形容鬼祟的,心内有了偏见也就难免会起些疑心,他要和当地的一些人苟合起来,会不会做些诳人之事等等之类的猜想。
柜员接过支票,检查了一回后,就把盛装了杨彦之所选取的那块腕表的木匣交给了葛自澹,葛自澹再把它直接交到了杨彦之手中。怀表的检查和维护是需要些时间的,也无需在此等候,所以在约好了时间,收取了票据后,一行人又出了这钟表店。
门外等候的人过来,接过了杨彦之手里的木匣。杨彦之对葛自澹说道:“贤弟,把票据给他,日后让他过来取就成,不值挂在心上。”
葛自澹自然没有意见,一旁的谢明宇把早先收到的票据交给了杨彦之指派之人的手中。这人收好后,众人这才继续接下来的行程。
咖啡店、茶馆、甜品店、成衣店、戏院、书店、金店、钟表行、珍宝行、古玩行、西药行、洋行、西餐店、国餐店、商行、旅店等等的,不一而足,接踵而至,应接不暇,数量和种类之多、之集中,令亨亚日瞠目结舌,一时感觉就连这街上的行人看起来都要比其它一些地方要体面、精神了许多。亨亚日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,这样的一个地方纯粹是个销金窟,钱花得实在是容易,就是不知道这钱挣得是不是同样容易了。
晚间散步的时候,杨彦之开口说道:“我喜欢这里的另一部分原因,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今天走过的地方有关。那么多的店铺,需要多少人、多少钱财才能支撑经营下去,而这么多的人和钱财也就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。这里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是有官面背景的,但从那来来往往的人身上来看,想来是不多的。不同在国内,国内是有很多机会,只是想要做成事,没有官面背景,那是万万不成的,而我这又拙于应付那些端着架子不放的家伙,实在是提不起兴趣,生意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维持。而在这里,我感觉生意场上的事尽归生意,想到这一点,这倒是激起了我的心思,我终也是不输人的。只是一直理不清个头绪来,机会很多,但什么是机会,真是想不清,说不明的,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出。所以我就不想走,那怕是什么事都不干,也想留在这里,那怕把那点心思磨没了,也不想离开。”
“我的感觉和你是一样的,你且沉下心来,有你忙的时候,说不得到时你就是想停下歇歇都不成。”
“我也盼着你说的那日早先到来。”
“先提前做些准备吧,这功夫都不白费的。话说我们这些天转的那些地方,到底有多少了?”
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