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最先吵起来的是太尉议曹掾应劭和骁骑校尉鲍鸿。
应劭坚决反对天子改变军制,认为无故改制增设军队恐使京畿不宁。同时,天下疲敝民众穷苦,若是大肆募兵,则必然要增税筹饷。这样一来各郡会更为凋敝,叛军也会变得更多。
鲍鸿觉得应劭是胡说八道,认为天下动乱实因雒阳兵少,若中央有大军坐镇,边地自然不敢反叛,并且当场便打算将其现有部曲‘捐’到新设的卫军中。
其实这俩都是胡咧咧,纯粹就是清流党和阉党之争。
但随后新的派系出来搅局,现任射声校尉马日磾认为,可以将北军五营直接纳入天子卫军,并加以扩充——这既不算改制,又是支持天子。
马日磾既是清流党,又是西州人,他是扶风茂陵人士。
当然,刘备能看出来,马日磾的实际意图是不想改变现有的军权结构,顺带还能让他增强兵权。
因为新的卫军每营是两千人编制,而北军是按八百人一营编制的。
当然,实际出兵时会拉大量壮丁作为辅兵,真到了战场上,北军一营也能有两千人以上——但那是临时工,编制仍然只有八百。
随后同为扶风人的士孙瑞等人出来附议支持马日磾。
关东官员则纷纷支持应劭。
现任大司农冯芳(曹节的女婿),前谏议大夫、现任侍中夏牟等支持鲍鸿。
这事很快就变成了关东、关西、阉党(天子党)三足鼎立。
不知道刘宏最近是不是钻研了一下几何,得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……
反正吵成菜市场之后,勉强算中立派的宗室刘焉和刘虞一同出来整顿秩序,顺便拉了个偏架。
刘焉说,此刻天下纷乱,各处都要用兵,既然有人觉得朝廷没钱增设新军,增税又可能搞出民变,那就应该捐资助饷……
然后,刘焉直接开始带头捐款。
刘焉和刘虞之前在帮天子铸新币,虽然朝廷并没有因此得到太多收入,但他俩眼下还是挺有钱的,一口气把之前铸币时捞的钱捐给了朝廷作为军饷……
清流党们瞬间鸦雀无声。
不愿增税,不愿让万民受苦,多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