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长孙无忌的野心,孔颖达的迂腐,戴胄的忠诚,崔仁师的锐气……
他甚至能透过这场争吵,看到那背后,隐藏在晋王府深处,那个看似“仁孝”
,实则城府深不可测的儿子——李治的影子。
雉奴啊雉奴,你比你的大哥,更懂得如何在这朝堂之上,杀人于无形。
李世民的眼中,闪过一丝冰冷的寒意,但随即又被更深的,属于帝王的权谋所取代。
他不能让任何一方,轻易地压倒另一方。
太子的新政,势头太猛,是该敲打敲打了。
但长孙无忌所代表的旧势力,也绝不能让他们重新抬头,威胁到皇权的根基。
他需要平衡。
他需要将这场,由长孙无忌和李治精心策划的,针对太子的政治突袭,转化为一场,由他亲自掌控的,更大规模的……思想战争!
“够了!”
就在大殿内的争吵,即将演变为一场全武行之际,一声沉闷的巨响,骤然炸响!
是李世民,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!
整个太极殿,瞬间死一般的寂静。
所有争吵的臣子,都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鸡,声音戛然而止。
他们惊恐地抬起头,看向御座之上,那位龙颜震怒的帝王。
李世民缓缓站起身。
他那充满威严的目光,如同实质一般,缓缓扫过大殿中的每一个人。
被他目光扫过之人,无不低下头,不敢与其对视。
“吵完了吗?”
皇帝的声音,不高,却带着一股令人心胆俱裂的寒意。
“朕的太极殿,是让你们来商议国事的,不是让你们来当那市井泼皮,在此咆哮叫骂的!”
长孙无忌、戴胄等人,立刻跪伏于地,口称:“臣等,罪该万死!”
李世民没有让他们起身。
他走到御座之前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,缓缓开口,声音重新恢复了帝王的沉稳。
“辅机,你为国分忧,为道统操心,其心是忠的。
朕知道。”
长孙无忌闻言,身子微微一震。
李世民的目光,又转向戴胄。
“戴胄,你等维护太子新政,着眼于强国富民,其功是实。
朕也知道。”
戴胄的心,也同样一紧。
皇帝这番不偏不倚的话,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了。
只听李世民继续说道:“既然是‘道统’与‘功利’之争,是‘祖宗之法’与‘强国之策’的辩论,那便不能只凭你们在此,逞一时口舌之快。”
他的眼中,闪过一丝深不可测的光芒。
“朕,给你们一个机会。
也给天下人,一个机会。”
“让所有人都来看一看,都来议一议,究竟谁的‘道’,才是我大唐,真正的万世之道!”
他猛地一挥龙袍,下达了一道,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旨意。
“传朕旨意!”
“着中书省,即刻将赵国公所呈之《氏族志·补遗》,誊抄百份!
分予朝中三品以上所有官员,以及国子监、弘文馆、崇文馆诸位大儒!
限一月之内,共同品评,议其得失!”
他的声音,变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