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择定了定神,用专业又不显得刻意的语气开口到:“小确你看,当初咱们分析的那个案例,其实在市场定位这一块还有很大挖掘空间。
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频率,把目标群体再细化,后续营销策略才能更精准。”
说到兴起,我忍不住抬手比划了两下,把想到的分层方案简单讲了讲,又补充道:“而且从品牌传播来看,现在光靠线上社交媒体不够,
得和线下体验活动结合,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有更深的记忆点,效果会事半功倍。”
沈确在旁边听得一脸认真,还时不时点头附和:“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?现在商业环境这么复杂,确实得深入挖市场潜力才能站稳脚。”
他配合得很默契,眼神里的“恍然大悟”倒有几分真意思,看来这段时间他也没少琢磨这些东西。
纪明远原本只是听着,这时忽然插了句:“你们俩聊得这么热闹,这个新思路听起来确实有道理。”
陆择立刻适时露出谦虚请教的神色,假意把案例递向他:“哪里,叔叔,您才是这方面的行家,我这是班门弄斧了。
还请您指导一下我们,帮我们看看哪里可以做得更好一些。”
纪明远摆摆手说道:“刚刚我在旁边听,你做的很细致了,叔叔的思维是老黄历了,
你们年轻人接触新事物多,有年轻的思维,所以我为什么要小确出来读书就是这个原因。”
沈确赶紧接话:“爸,你说得没错,我们经常研究不同的商业案例,每次分析都能学到不少东西。”
陆择在旁边点头补充:“没错,剑大商学院就这点好,学术包容度高,多元化,做课题组队自由。
我和小确还会组织小组讨论,有时候为了一个观点能争得面红耳赤,但越吵思路越清晰,对知识的理解也更透。”
说这些话时,陆择特意加重了“经常”“争得面红耳赤”这些细节,细节越具体,越容易让人相信。
果然,纪明远脸上的审视慢慢变成了赞许,看向沈确的眼神也柔和了不少。
陆择跟着他们走进沈确的出租屋,视线始终追随着纪明远。
他进屋后四处踱步慢行,目光扫过房间每一处,当落在书桌摊开的金融资料与书桌上他们伪造的竞赛获奖照片上时,陆择清晰捕捉到纪明远嘴角那抹一闪而过的满意。
“小确啊,看来你在英国没偷懒。”纪明远开口,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认可,“小子好好学,将来的沈氏商业版图,少不了你的位置。”
沈确悄悄朝陆择递来一个“搞定”的眼神,陆择回以无声的浅笑。其实这戏算不上全是假的。
沈确这段时间利用业务之余啃下的商业知识,本就配得上纪明远的这份肯定。
陆择的目光落在纪明远转身时笔挺的背影上。定制西装的面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,举手投足间皆是岁月沉淀的儒雅。
方才聊起商业案例时,他眼中的对学术的专注与偶尔流露出对儿子的赞许,
任谁看了都会觉得,这是位看重晚辈学业、气质出众的慈爱长辈。
如果单看表面陆择真的会羡慕沈确有个好爸爸。
可陆择忘不了,那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