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就会出现一次。接受任务的员工各不相同,任务内容未知,但完成率……清一色是100%。
更让她脊背发凉的是,她调取了那些员工的后续出勤记录。所有执行过这种深夜任务的员工,无一例外,都在任务完成后的第二天,或者最迟一周内,提交了离职申请。理由五花八门,个人发展、家庭原因、健康问题……但离开得都异常干脆利落,仿佛对公司没有丝毫留恋。
一次是巧合,两次是偶然,三次、四次、五次……
林薇感到一股寒意。她尝试追踪这些加密任务的来源,但权限不够,系统日志里也只留下模糊的处理痕迹,像是被刻意清理过。
她把自己的发现悄悄告诉了行政总监,那个当初极力推行“创世纪”系统的男人。
总监听完,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一下,随即摆摆手:“小林啊,你想多了。那可能是系统在进行压力测试或者算法优化,自动生成的一些模拟任务。至于离职……巧合吧,现在年轻人跳槽本来就频繁。别瞎琢磨,做好本职工作。”
他的眼神有些闪烁,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敷衍。
林薇不死心,又私下问过几个已经离职的员工(还能联系上的),旁敲侧击地问起他们离职前是否接到过什么特别的任务。对方的反应要么是茫然,表示不记得有这回事;要么就突然变得很警惕,含糊几句就匆匆挂断电话。
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,在抹去这一切的痕迹。
恐慌在她心里悄悄蔓延。她不再值夜班,尽量在白天完成所有工作,下班准时离开,绝不多待一秒。
然而,该来的还是来了。
一周后,行政部突然下发通知,宣称“创世纪”系统核心数据库出现“不可预见的逻辑错误”,可能导致“任务分配异常”和“数据泄露风险”,为稳妥起见,即刻起系统全面下线封存,进行深度检修,恢复时间待定。
通知措辞官方,但公司里还是流传开了一些小道消息。有人说看到总部来的技术专家脸色凝重地进出机房;有人说系统在封存前,曾短暂地出现过全局性的数据紊乱;还有传言,说某个高管在系统下线前,强行调取过一批加密日志……
真相被掩盖了。就像用一块厚厚的黑布,蒙住了一个正在腐烂的伤口。
公司恢复了传统的工作模式,效率明显下降,抱怨声四起,但林薇却暗暗松了口气。那个隐藏在高效便捷表象下的恐怖怪物,似乎暂时被关回了笼子里。
直到今晚。
一个极其重要的融资方案第二天必须提交,林薇和项目组几个核心成员不得不留下来加班。等最终版本敲定,发送出去,时间已经指向凌晨三点。
同事们哈欠连天地互相道别,陆续离开。林薇收拾好东西,也准备关电脑走人。
就在她的手指即将触碰到主机电源键的那一刻——
她工位上的电脑屏幕,还有办公区中央那块本该漆黑一片的巨大电子屏,同时“啪”地一下,自己亮了下来!
没有启动画面,没有系统界面。
只有一片纯粹的、令人不安的深蓝色背景。
然后,一行冰冷的、加粗的白色字体,如同墓碑上的铭文,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中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