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车水马龙的高架桥旁。
渐渐地,他发现了规律。
并非所有窗户后都有“它们”。只存在于那些略显陈旧、缺乏生气的建筑里。而且,“它们”的出现毫无征兆,有时连续拍摄几百张也看不到一个,有时却会在不同地点、不同时间的照片背景里,接连发现“它们”的身影。
姿态永远是僵直的,面向镜头。模糊,难以辨认,却带着一种执拗的“在场感”。
陈默尝试过主动去寻找。他根据照片推断出大概的位置,亲自跑到那些楼下去仰望,去寻找对应的窗口。结果一无所获。要么窗口后面是堆积杂物的普通房间,要么那个角度根本不存在照片里显示的窗户结构。
“它们”只存在于取景器框住的那一方世界里。只存在于影像中。
他买来了更长焦的镜头,像一个潜伏的猎人,试图捕捉更清晰的证据。当他通过长焦镜头,小心翼翼地瞄准那些可疑的窗口时,奇怪的事情发生了。
相机开始出现故障。
首先是自动对焦失灵,镜头马达发出徒劳的“吱吱”声,无法在那些窗口上合焦。手动对焦也变得极其困难,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干扰镜片组,画面始终处于一种黏稠的模糊状态。
接着是曝光异常。明明光线充足,测光表却显示曝光不足,拍出来的画面漆黑一片。或者相反,严重过曝,变成死白。
有一次,他好不容易勉强对准了一个窗口,按下快门的瞬间,相机液晶屏突然黑屏,然后闪过一大片杂乱无章的、如同电视雪花的噪点,持续了几秒才恢复正常。回看那张照片,文件已经损坏,无法打开。
仿佛“它们”知道他在做什么,并且在用这种方式抗拒被清晰地记录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