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周康王(3 / 4)

力倡导并积极鼓励百姓去开垦那些荒废已久的土地。

同时,他也深刻认识到水利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,为此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推动相关工程建设。

朝廷专门派遣经验丰富且知识渊博的官员深入全国各地,他们不辞辛劳地穿梭于田间地头,手把手地指导百姓如何挖掘沟渠、修筑堤坝。

在这些官员的悉心教导下,百姓们齐心协力,一锹一铲地挖出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渠,成功将远处的河水引入广袤无垠的农田之中。

尤其是在镐京周边地区,一项宏伟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——开凿一条宽阔无比的运河!

工人们日夜奋战,汗水湿透了衣衫,但他们毫无怨言。

终于,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,这条运河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踞在大地上,清澈见底的河水源源不断地奔腾流淌着。

随着河水的浸润,原本贫瘠荒芜的土地逐渐变得肥沃起来,成为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良田。

田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,麦穗金黄、稻穗低垂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。

当收获的季节来临,放眼望去,到处都是一片金灿灿、沉甸甸的景象。

百姓们望着这满仓的粮食和堆积如山的蔬果,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欢喜与满足。

那一张张朴实的脸庞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,犹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般娇艳动人。

这些笑容不仅是对辛勤劳作成果的最好回报,更是对这位英明领导者由衷的感激之情。

商业也在姬钊的支持下蓬勃发展。

他下令整顿市场秩序,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商业活动的法律法规,保障了商人的合法权益。

在洛邑等重要城市,设立了专门的市场区域,各地的商人汇聚于此,交易着琳琅满目的商品。

从精美的丝绸、陶瓷,到珍贵的香料、珠宝,市场上应有尽有。

为了促进贸易的繁荣,姬钊还鼓励与周边国家和部落开展贸易往来,派遣使者携带西周的特产,如青铜器、茶叶等,前往远方进行交流与贸易。

一时间,西周的商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经济实力不断增强。

在文化建设方面,姬钊大力推崇礼乐制度。

他认为,礼乐不仅是一种仪式,更是一种道德规范,能够教化百姓,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。

于是,他下令在全国各地修建学校,聘请精通礼乐的学者担任教师,教授百姓礼仪、音乐、舞蹈等知识。

在学校里,孩子们身着整齐的服饰,跟着老师学习如何行礼如仪,如何弹奏乐器,如何翩翩起舞。

通过这些教育活动,礼乐文化深入人心,百姓们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。

社会上尊老爱幼、和睦相处的风气日益浓厚,邻里之间互帮互助,纠纷越来越少。

在一个小村庄里,一位老人不慎摔倒,周围的年轻人纷纷上前搀扶,将老人送回家中,并悉心照料。

这种温馨的场景在西周各地随处可见,成为了成康盛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

随着西周国力的不断增强,其威望在四方诸侯与周边部落中也日益提高。

各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贡,表达对西周的敬意与臣服。

在镐京的宫殿之中,时

最新小说: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人在贞观,科学破案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? 大周:帝国之王霸天下 第一权臣 大明,我来了!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,竟是我 寒门状元 女帝:别闹,朕怀孕了! 中年离婚,我嫁豪门红遍全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