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0章 周妃(3 / 5)

”她一针一线地绣着,“若我动气,反倒落了她们的圈套。”

她从不参与朝堂争论,却总在孙权烦躁时,弹一曲他爱听的《平沙落雁》。

有次孙权与鲁肃议事到深夜,回来时满是酒气,坐在琴台前一言不发。

周彻没问什么,只静静调弦,指尖划过琴弦,琴音像月光下的流水,慢慢漫过他紧绷的眉。

弹到一半,孙权忽然握住她的手:“公瑾在赤壁烧船时,你是不是也这样担心?”

她点头:“夜里总睡不着,听着窗外的风,都像战船的号角。”

“以后不会了。”他看着她的眼睛,认真地说,“我会护着你们,护着江东。”

她也从不让娘家人仗势欺人。

兄长周瑜每次来宫,她只留他在后园吃碗家乡的荠菜羹。

有次周瑜的部将周泰想托她给儿子谋个官职,她婉拒了:“军中选才,当凭战功。若我徇私,便是打兄长和主公的脸。”

周泰后来在濡须口立了大功,孙权亲自为他斟酒,周彻听了,特意让人送去两匹锦缎,说“这是将军应得的”。

她教孙登读《论语》,也教他辨认田间的五谷。

有次带孙登去城外的农庄,看着农人插秧,她对儿子说:“记住,这天下的百姓,不是只靠经书活着的。他们要吃饭,要穿衣,主公治理江东,说到底是要让他们能安稳种地。”

孙登似懂非懂地点头,伸手去摸田埂上的野草,像极了当年在庐江喂鱼的她。

建安十五年,周瑜病逝于巴丘的消息传到建业时,周彻正在给孙登缝制冬衣。

针线从指尖滑落,扎在掌心,渗出血珠,她却浑然不觉。

孙权走进来,见她对着兄长送来的琴谱落泪,琴谱上还留着周瑜的批注——“彻儿初学此曲,指尖易滑,当缓之”。

他默默递过一方帕子:“我让子敬(鲁肃)去料理后事了,你放心。”

她抬头,眼睛红肿得像核桃:“兄长总说,要助主公一统天下……他还说,等天下太平了,要陪我回庐江看锦鲤……”

“会的。”孙权握住她的手,那双手因常年刺绣弹琴,指腹带着薄茧,“我会带着他的志向,一直走下去。”

那一夜,吴宫的琴台第一次空着。

周彻没有弹琴,只是坐在窗前,听了整夜的风声。

风穿过宫墙的角楼,呜呜地响,像极了兄长当年在庐江吹的笛音。

黄武元年,孙权在武昌称帝,定国号为吴。

册封皇后的那天,百官都以为会是育有太子的周彻,可孙权却下旨,立了徐夫人为后。

消息传来时,周彻正在给孙登整理冠帽。

孙登已经十二岁了,穿着储君的朝服,眉眼像极了孙权,却有她的温和。

春桃气得摔了妆奁,金簪玉钗撒了一地:“夫人!主公怎能如此?您陪了他二十年,太子又是您亲生的!那徐夫人不过是仗着兄长是江东老臣,凭什么压您一头?”

周彻按住她的手,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:

“徐夫人的兄长徐琨是跟着孙坚公打天下的老臣,江东士族多依附徐家。主公初登帝位,需要他们的支持。”

她拿起一支玉簪,轻轻插在孙登的发间,“登儿,记住,做君王的,心里装的

最新小说: 崇祯之军火大明 第一权臣 人在贞观,科学破案 穿成星际天赋废,靠种田养家糊口 寒门状元 大周:帝国之王霸天下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?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女帝:别闹,朕怀孕了! 大明,我来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