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她顿了顿,又说,\"你去告诉中书令孙弘,就说我想在宫中设坛,为陛下祈福。\"
孙弘是孙权晚年宠信的大臣,为人奸佞,却很会揣摩帝王心思。
潘淑知道,此人虽不可靠,却是对付陆逊等人的利器。
设坛祈福那天,潘淑穿着素色道袍,跪在蒲团上诵经,孙亮则乖巧地坐在她身边。
孙权来看她时,见母子二人神色虔诚,心中十分感动。
潘淑趁机说:\"陛下春秋已高,当保重龙体。臣妾愿每日在此诵经,祈求上天保佑陛下福寿安康。\"
孙权握住她的手,那双手因常年抄写经文而有些粗糙,却让他感到踏实。\"有你在,孤便安心。\"
自那以后,潘淑时常在孙权面前提起孙亮的聪慧,说他小小年纪便懂得体恤下人,有仁君之相。
她从不直接攻击太子孙和,却总在不经意间透露孙和与朝臣过从甚密,恐有结党营私之嫌。
赤乌七年,太子孙和因祭祀太庙时拜访岳父张休,被孙权认定为\"私通外戚\",废为南阳王。
鲁王孙霸因觊觎储位,被赐死。
储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,年幼的孙亮被立为太子。
孙亮成为太子后,立潘淑为后的呼声越来越高。
可陆逊等老臣仍在反对,认为潘淑\"心机深沉,恐乱后宫\"。
潘淑知道,该是时候除去这块绊脚石了。
她让人搜集了陆逊与废太子孙和往来的书信,虽无实质内容,却足以引人遐想。
她让人搜集了陆逊与废太子孙和往来的书信,虽无实质内容,却足以引人遐想。
她将书信交给孙弘,让他在孙权面前\"无意\"中提及。
孙权本就对陆逊干预储位之事心存不满,见了书信后更是震怒,当即下令斥责陆逊。
年迈的陆逊不堪受辱,不久后便病逝了。
消息传来时,潘淑正在给孙亮讲故事,她只是顿了顿,便继续柔声说道:\"从前有只老鹰,总觉得小狮子威胁到了它的地位,结果被猎人一箭射穿了翅膀...\"
赤乌十四年,潘淑终于被册封为皇后。
册封大典那天,她穿着繁复的凤袍,一步步走上祭天的高台,身后是垂首侍立的百官。
阳光洒在她的凤冠上,熠熠生辉,她忽然想起多年前在乌程县捣衣的那个午后,那时的她,从未想过自己能站到这样的高度。
成为皇后的潘淑,开始着手整顿后宫。
她废除了许多严苛的规矩,减轻了宫人的劳役,赢得了后宫上下的拥戴。
同时,她也没有忘记培养自己的势力,将兄长潘据提拔为卫将军,掌管宫中禁军,确保孙亮的安全。
孙权看着潘淑把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,对她更加信任。
有时甚至会让她批阅一些不重要的奏折,潘淑总能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,让孙权刮目相看。
可潘淑的权势也引起了一些大臣的警惕。
太傅诸葛恪便曾多次在孙权面前进言,说皇后不宜干政。
潘淑知道后,并没有生气,反而主动向孙权请辞,说自己只想安心教导太子,辅佐陛下。
孙权见她如此识大体,对她更加宠爱。
赤乌十六年,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