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章 孙亮(1 / 7)

赤乌六年(公元243年)的建业宫,梧桐叶在初夏的风中簌簌作响。

潘淑皇后的寝殿外,孙权身着常服来回踱步,手里攥着一枚刚从赤乌矶采来的赤石——那是他近来常摩挲的物件,据说能安神。

殿内传来一声清亮的啼哭时,这位年近六旬的帝王竟踉跄了一下,内侍急忙扶住,却见他眼眶泛红:“快,抱来给朕看看。”

襁褓中的婴儿皮肤白皙,眉眼间竟有几分潘淑的柔婉,唯独一双眼睛亮得惊人,不哭不闹地望着孙权,小手还抓住了他垂落的胡须。

“好,好个明目!”孙权大笑,当即取名“亮”,字子明,“这孩子,定能照亮江东。”

彼时的东吴,虽已三分天下有其一,却暗流涌动。

太子孙登早逝,次子孙虑也已病故,三子孙和虽被立为太子,却与鲁王孙霸明争暗斗,朝堂被“两宫之争”搅得乌烟瘴气。

孙权看着襁褓中的孙亮,忽然生出一个念头:或许这迟来的幼子,才是东吴真正的希望。

孙亮三岁时,便能辨认宫中文书的篆书,五岁时随孙权临朝,竟能记住尚书台呈报的粮草数字。

一次孙权故意将写错的户籍册摆在他面前,孙亮指着其中一页:“这里说吴郡有户三万,可去年水灾冲了五个乡,怎会比前年还多?”

满朝文武无不惊叹,连老臣张昭都抚须感叹:“此子有文帝之风。”

潘淑皇后趁机进言:“陛下春秋已高,太子与鲁王相争不休,恐动摇国本。亮儿聪慧仁孝,何不……”

话未说完便被孙权打断,但他看向孙亮的眼神,已然多了几分郑重。

赤乌十三年(公元250年),这场持续八年的储位之争终于以惨烈的方式落幕:孙和被废,孙霸赐死,数十位大臣牵连被杀。

次年,孙权册立孙亮为太子,时年八岁。

册封大典上,孙亮穿着不合身的衮服,按照太傅的指点跪拜受印,抬头时正撞见全公主孙鲁班的笑容——这位孙权最宠爱的长女,正是力挺他上位的关键人物。

“子明可知,是谁帮你坐上这位置?”全公主摸着他的头,鬓边的金步摇晃出细碎的光。

孙亮眨了眨眼:“是姑母,还有父皇。”他早听乳母说过,全公主为了让他取代孙和,曾在父皇面前哭诉孙和生母王夫人“对陛下起居不满”,最终导致王夫人被赐死。

赤乌十四年(公元251年)冬,孙权病笃。

躺在病榻上的帝王枯瘦如柴,却仍抓着孙亮的手不放,另一只手点着榻前的几位大臣:“诸葛恪、滕胤、孙弘、吕据、孙峻……你们要像辅佐朕一样,辅佐太子。”

诸葛恪是诸葛瑾之子,素有才名;滕胤是孙权的女婿,为人忠谨;孙弘掌中书令,擅长文书;吕据是吕范之子,勇猛善战;孙峻则是宗室,掌管禁军。

这五人,便是孙权为孙亮布下的“辅政棋局”。

神凤元年(公元252年)四月,孙权驾崩。

紫宫内外缟素一片,十岁的孙亮站在灵前,看着父亲冰冷的脸,忽然想起昨夜父皇弥留之际的话:“子明,帝王之路,步步是刀山火海,信人不如信己。”

他握紧了小小的拳头,指甲深深嵌进掌心。

登基大典那日,孙亮身着十二章纹的龙袍,

最新小说: 唐时明月宋时关 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,竟是我 闪婚成宠:全能娇妻杀疯了!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中年离婚,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游戏?还是哲学? 还说你不是神仙 嫡嫁千金 第一权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