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2章 吕布(1 / 5)

东汉末年的并州大地,寒风如刀,割过黄土高原的沟壑,也吹过阴山脚下的草原。

这片夹在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部族之间的土地,自古便是“胡汉杂居,民风剽悍”之地。

五原郡九原县(今内蒙古包头),一个注定要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婴儿呱呱坠地,他便是吕布。

关于他的早年,《后汉书》与《三国志》都语焉不详,只留下“布便弓马,膂力过人,号为飞将”的寥寥数语,但结合并州的地域特质,我们仍能勾勒出他成长的轨迹。

在冷兵器时代,生存的压力往往催生出最极致的武力。

九原县作为汉王朝对抗匈奴、鲜卑的前线,孩童自幼便要学习骑射,否则难以在频繁的边境冲突中存活。

吕布的童年,或许就是在“马背上射雕,草原上逐鹿”中度过的。

这种环境塑造了他惊人的骑术——后世传说他能“倒悬于马腹,引弓射敌”,虽有夸张成分,但《三国志》载其“骁武给并州”,足以证明其骑术在同龄人中早已脱颖而出。

而他手中的戟,更是伴随其一生的标志性武器。

汉代的戟并非后世演义中“方天画戟”的华丽模样,而是“柄长丈二,刃开双锋”的实战兵器,吕布能将这种重兵器使得“迅捷如电”,足见其“膂力过人”绝非虚言。

青年时期的吕布,凭借一身武艺跻身并州军事集团。

当时的并州刺史丁原,是个“有武略,善抚士卒”的将领,他看中了吕布的勇武,更欣赏他身上那股“边疆健儿的悍不畏死之气”,破格任命其为主簿。

主簿本是文职,负责文书往来与府中杂务,丁原此举颇有深意——既想用官职笼络吕布,又试图以文职磨去他的戾气,将其培养成“文武兼修的将才”。

这段时期的吕布,表现得颇为恭顺,史载他“事原甚谨”,甚至常常在丁原处理政务时侍立一旁,静静观察。

或许此时的他,尚未被权力的欲望吞噬,只是一个在乱世中寻求安稳与前程的普通武人,心中藏着“凭武艺立身,靠战功封侯”的朴素愿望。

真正让吕布名声鹊起的,是他“飞将”的称号。

这一称号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源自汉代对顶级骑兵将领的尊称——西汉名将李广曾因“骁骑善射,逐匈奴于漠北”被称为“飞将军”,而吕布能获此誉,足见其在骑兵战术上的造诣。

据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记载,他曾率数十骑冲击鲜卑部落的包围圈,“戟挑三人,马踏七骑,鲜卑不敢近”,这种以少胜多的战绩,让他在并州军中的地位日益稳固。

命运的转折,总在不经意间降临。

中平六年(189年),董卓以“清君侧”为名率军入京,废少帝刘辩,立献帝刘协,窃据朝政。

这位来自陇西的军阀,深知“控制京城易,收服地方难”,尤其忌惮并州军的实力——丁原麾下的并州铁骑,是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精锐,若不能为己所用,必成心腹大患。

于是,董卓将目光投向了吕布。

董卓的诱惑极具针对性:黄金千两、明珠百斛、锦缎千匹,这些财物足以让一个边疆武人“瞬间跻身富豪之列”;而赤兔马的馈赠,更是直击吕布的软肋。

这匹“浑身上下,火炭般赤,无

最新小说: 嫡嫁千金 红楼:我和黛玉互穿了 换经纪人后,顶流他恃宠而茶 鹰掠九天 特工传奇之重明 大清隐龙 游戏?还是哲学? 乱混聚树 甄嬛传: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还说你不是神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