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:其一,安抚百姓,下令减免冀州境内一年的赋税,同时开仓放粮,救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灾民,赢得百姓的支持;其二,整顿吏治,罢免韩馥时期任用的庸碌官员,提拔有才能、品行端正的士人,同时严厉打击贪赃枉法的豪强,巩固统治基础;其三,整合军事力量,将冀州境内的地方武装与袁绍带来的渤海兵统一整编,挑选精锐组建“先登营”“强弩营”等特种部队,提升军队战斗力。
袁绍对这些建议完全采纳,任命田丰负责具体实施。
在田丰的主持下,冀州很快稳定下来,百姓安居乐业,官员各司其职,军队战斗力也大幅提升,为袁绍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第二阶段:消灭北方的公孙瓒,统一河北。
田丰指出,公孙瓒是袁绍集团最危险的敌人:其一,公孙瓒拥有当时天下最强的骑兵部队——“白马义从”,这支骑兵由公孙瓒亲自训练,“皆乘白马,选精锐三千人”,战斗力极强,曾多次击败黄巾军与匈奴骑兵;其二,公孙瓒占据幽州后,与袁绍接壤,随时可能南下进攻冀州,若袁绍南下与曹操交战,公孙瓒必然会趁机偷袭冀州后方;其三,公孙瓒性格残暴,统治幽州期间“多杀降将,虐待百姓”,不得人心,只要策略得当,不难击败。
基于此,田丰建议袁绍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北方,优先解决公孙瓒。
建安三年(公元198年),袁绍正式决定攻打公孙瓒,田丰作为首席谋士,全程参与军事谋划。
公孙瓒得知袁绍来攻后,深知自己的骑兵在平原作战虽强,但面对袁绍的步兵与弩兵联军,难以发挥优势,于是决定退守易京(今河北省雄县西北)。
易京是公孙瓒精心打造的防御要塞,“围堑十重,于堑里筑京,皆高五六丈,为楼其上;中堑为京,特高十丈,自居焉,积谷三百万斛”,可谓固若金汤。
袁绍大军抵达易京后,多次发动进攻,均被公孙瓒的守军击退,双方陷入僵持。
数月后,袁绍军粮草消耗巨大,军心动摇,不少将领主张撤兵,审配等人也认为“易京难以攻克,不如先回冀州休整”。
关键时刻,田丰向袁绍献上“声东击西、分化瓦解”之计:其一,派少量兵力继续在易京正面修筑土山,架设云梯,佯攻易京,让公孙瓒误以为袁绍要强行攻城,从而将主力集中在正面防御;其二,派遣精锐部队绕到易京后方,切断公孙瓒与外界的联系,尤其是阻断公孙瓒从幽州各地运来的粮草;其三,派人秘密潜入易京,招降公孙瓒麾下的部将——田丰早已得知,公孙瓒因性格多疑,对麾下将领极为苛刻,不少将领对他心怀不满,只要许以高官厚禄,必然会有人倒戈。
袁绍依计而行,命大将颜良率领部分兵力在易京正面佯攻,同时派张合、高览率领精锐骑兵绕到易京后方,攻占了公孙瓒的粮草囤积地。
与此同时,田丰亲自起草招降信,派人送给公孙瓒麾下的得力部将关靖、田楷等人,信中不仅承诺“若能归降,必保爵位不失”,还列举了公孙瓒的种种残暴行径,劝他们“弃暗投明,保全宗族”。
果然,关靖、田楷等人早已对公孙瓒不满,接到招降信后,当即决定倒戈,暗中与袁绍军联络,约定在夜间打开易京城门。
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正月,关靖、田楷按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