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0章 万年公主(2 / 5)

童年,几乎全在许昌皇宫中度过,而这段岁月,没有孩童应有的欢乐,只有挥之不去的压抑与恐惧。

建安二十年至建安二十五年(公元215-220年),是她从襁褓婴儿长成垂髫女童的时期,也是曹操集团加速取代汉室的关键五年,皇宫中的每一次风吹草动,都与“权力”二字紧密相连,而这些,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她对世界的认知。

史书中未记载万年公主的童年趣事,亦无关于她接受教育的细节,但结合当时的宫廷环境,我们仍能勾勒出她成长的轮廓。

作为皇室公主,她理论上应接受传统的宗室教育:习《诗经》《礼记》以明礼,学女红、音律以修身,或许还有太傅讲授大汉历史,从高祖斩蛇起义讲到武帝开疆拓土。

但这些教育,恐怕早已失去了“传承汉室”的意义——讲授历史的太傅,或许是曹操安插的亲信,会有意淡化汉室功绩,强调曹氏“平定乱世”的功劳;学习礼仪时,她看到的不是“天子临朝”的威严,而是父亲汉献帝端坐龙椅却不敢直视大臣的怯懦;听到的不是歌颂大汉盛世的雅乐,而是宫廷深处宫人关于“魏王何时进位为王”的窃窃私语。

她与父母的相处,也充满了时代的无奈。

父亲汉献帝刘协,虽为天子,却连保护妻儿的能力都没有——建安十九年(公元214年),伏皇后因密谋诛杀曹操,事泄后被曹操派人从宫中拖出,囚禁至死,其所生的两位皇子也被鸩杀,这一幕距离万年公主降生仅一年,宫中之人虽不敢明言,却难免在言行中流露恐惧。

刘协对这位新生的女儿,或许怀有愧疚与疼爱,却不敢公开表露——他怕自己的关注会给女儿带来灾祸,只能在无人之时,轻轻抚摸女儿的额头,沉默不语。

而母亲曹节,是万年公主童年最亲近的人,却也背负着沉重的身份枷锁。

曹节是曹操的次女,与姐姐曹宪、妹妹曹华一同入宫为献帝嫔妃,后被立为皇后。

她虽为曹氏之女,却在嫁给献帝后,逐渐生出对汉室的归属感——她同情丈夫的遭遇,不满父亲的专权,却又无力反抗。

在万年公主面前,曹节或许会刻意隐藏自己的痛苦,为女儿缝制衣物,教女儿唱简单的童谣,但当曹操派人入宫传达“旨意”时,她眼中闪过的恐惧与无奈,仍会被年幼的万年公主捕捉到。

有记载称,曹节曾多次拒绝曹操索要皇宫兵权的要求,甚至与父亲发生争执,这些争执虽未波及万年公主,却让皇宫中的压抑氛围愈发浓重。

童年的万年公主,或许并不明白“权力”“傀儡”“亡国”的含义,但她能感受到宫廷的冷清——没有其他宗室子弟一同玩耍,没有王公大臣前来朝贺,甚至连宫人的笑容都带着刻意的讨好与疏离;她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小心翼翼——父亲从不带她去朝堂,母亲从不让她与宫外之人接触。

这种“被保护”的背后,是她身为“大汉公主”却毫无自由的困境,也是那个时代皇室子女的共同宿命。

建安二十五年(公元220年),是万年公主人生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,这一年,她年仅五岁,却亲历了大汉王朝的最终覆灭。

正月,曹操病逝于洛阳,世子曹丕继承魏王之位,大汉王朝最后一道“缓冲屏障”彻底崩塌——曹操虽专权,却终其一生未敢

最新小说: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? 六国派我当间谍,接头人是秦始皇 寒门小厨娘:夫君是探花 崇祯之军火大明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红楼兵仙 卧底回来后被病娇抱回家了 凯旋回朝背叛我,我转头迎娶公主 李龙鳞苏凤翎 龙吟壮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