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 钟会(2 / 4)

钟会的建议,但还是对他的才华和见识赞赏有加,称赞他“有古大臣之风”,并将他擢升为尚书郎。

当时的朝堂之上,风云变幻,暗流涌动。

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明争暗斗,如同两头凶猛的野兽,彼此对峙,互不相让。

在这场权力的角力中,有一个年轻人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,他便是钟会。

尽管年纪尚轻,但钟会却拥有着远超常人的洞察力和智慧。

钟会深知在这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,若想立足,就必须懂得审时度势。

经过一番观察和思考,他敏锐地察觉到司马懿的深谋远虑和非凡才能。

更重要的是,钟氏家族与司马氏家族向来有着深厚的交情。

这层关系使得钟会在选择阵营时,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司马懿一方。

于是,钟会开始暗中与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结交。

二人年龄相仿,志趣相投,很快便成为了好友。

他们常常一同探讨兵法,钟会的见解独到而深刻,每每都能让司马昭眼前一亮。

尤其是钟会提出的“兵贵神速,攻心为上”的观点,更是让司马昭对他刮目相看。

司马昭不禁感叹道:“士季之智,胜过我麾下诸多谋士啊!”

正始十年(公元249年),曹魏政权内部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——“高平陵之变”。

这场事变的主角是司马懿,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,一举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,成功掌控了曹魏的军政大权。

在这场事变中,有一个人表现得尤为突出,他就是钟会。

钟会在事变发生前,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,并提前向司马昭传递了重要消息。

这一举动为司马昭提供了关键的情报支持,使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
而在事变发生后,钟会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。

他协助司马昭迅速稳定了洛阳的局势,平息了可能引发的混乱和动荡。

他的果断行动和出色表现,赢得了司马昭的高度赞赏和信任。

由于钟会在“高平陵之变”中的卓越贡献,司马昭对他格外器重,不仅封他为关内侯,还将他纳入自己的核心谋士团队。

从此以后,钟会成为了司马昭最为倚重的智囊之一,但凡军国大事,司马昭必定会与他商议,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。

嘉平四年,吴国太傅诸葛恪率二十万大军攻打淮南,围困新城。

魏军诸将皆主张发兵救援,钟会却力排众议,对司马昭道:

“诸葛恪倾国而来,意在速胜,若我军坚守不战,待其粮草耗尽,军心必乱,届时再出击,可一战而胜。”

司马昭依其计,命新城守将张特死守城池,又派毋丘俭率军屯于寿春,按兵不动。

果然,诸葛恪大军围攻新城数月不下,粮草渐尽,士兵疲惫不堪,军中还爆发了瘟疫。

钟会趁机建议司马昭“派轻骑袭其后方,断其退路”,司马昭当即采纳。

魏军突袭吴军粮道,诸葛恪被迫撤军,途中又遭魏军伏击,吴军大败,死伤过半。

经此一役,钟会的军事才能得到满朝认可,被晋升为黄门侍郎。

正元二年,毋丘俭与文钦在

最新小说: 第一权臣 大周:帝国之王霸天下 大明,我来了! 唐时明月宋时关 闪婚成宠:全能娇妻杀疯了!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,竟是我 请不要逼我做神仙 中年离婚,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还说你不是神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