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愁,咱真是愁死了。”
朱元璋故意将声音拔高了一个调,可此时看得入神的陆羽,对他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,压根没当回事。
“难不成咱大明朝堂还要再出个郭桓吗?”
朱元璋见陆羽毫无反应,只好把主意打到宝贝儿子身上。
朱标苦笑着,心里想着:“这出好戏,怎么把火引到我这个隔岸观火的人身上了,我何其无辜。”
但朱标没得选择。
他起身,慢悠悠地走到陆羽身旁。
碰了碰陆羽的身子说:“先生,父皇在问你。
户部虽掌管国家钱粮。
可要是全由户部负责,父皇怕是难以安心。
凡事一旦出现纰漏,若不及时弥补,恐怕先生今日都不能按时回家。”
“什么?
还不能回家?”
这下陆羽可不乐意了,眼睛依旧盯着奏章后的志怪话本。
脑子却开始转动,顺口说道:“户部的职能太多,管理天下钱粮,‘管理’二字,上可管国库,下可管百姓。
依我看,不如将这职能拆解,让户部只管其中一部分。
另外一部分拿出来,就像之前设立宝钞提举司一样,再成立一个衙门。
这样一来。
即便户部出了问题,还有另外一个衙门兜底,就算两个衙门都出事,中间还有锦衣卫相互监督,怎么着也比只有一个衙门要好。
就如同之前的新旧之分,并无大碍。”
陆羽随口一说,听起来像是想到哪说到哪。
但以他现在的身份,以及之前提出的诸多妙法,哪怕是随口之言,旁人听来也得逐字逐句地思索。
判断是否具有切实可行性。
武英殿内的大学士们,奏章处理得差不多了。
只剩下寥寥几份,此时听到陆羽的办法。
出于文人的本能,下意识地开始交头接耳。
“这银行,就是把户部一分为二,从户部职能中分出一部分来,或许可行。
而且之前有真假宝钞那件事,户部尚书应该不会拒绝。”
“不过这银行衙门该分出户部哪些职能?
分得太多,户部恐怕名不副实;分得太少,又体现不出银行衙门的特殊性。”
能在武英殿担任大学士的。
个个都是聪明人,考虑得面面俱到。
听到他们的讨论,陆羽为了不再被朱元璋父子“威胁”,心思一转,继续说道:“之前宝钞由宝钞提举司管理。
其实就已经分了户部的权。
但宝钞也只是将白银、黄金等价兑换,对于管理国库的手段,还是略显粗糙。
虽说已经做得不错了,但如今宝钞经过这几年的发展,虽说还未在大明全境流通,但在各个地方郡县、布政司等地。
已然为众人所知,且早已成为我大明日后必将常用的货币。
所谓走一步看三步,十岁就得想着十六岁的事。
货币的管理手段,尤其是大明宝钞的管理手段,也该更进一步了,而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