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就是个不错的契机。”
陆羽说到这里。
突然停了下来,可把旁边的众人急得抓耳挠腮。
“更进一步的管理手段,这银行到底有怎样的效能?”
他们一个个都充满期待。
而陆羽此时虽一心二用,但在旁人眼中。
他似乎在深深沉思。
众人都不敢打扰陆羽,生怕打断他的思绪,承担不起这个责任。
就连朱元璋和朱标,也都屏气凝神,生怕惊扰了陆羽。
直到将面前的一页奏章翻完,陆羽思绪一转,接着说道:“而银行业务,便是管理货币的下一个手段。
要让更多百姓用宝钞取代白银、黄金,就得让百姓觉得有利可图。
怎么有利可图?
那就是——钱生钱。”
最后“钱生钱”三个字。
陆羽说得重重落地,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。
周围的几个大学士都愣住了。
朱标神色动容,朱元璋更是一脸不可思议,下意识地就想否认,话到嘴边,却又硬生生地忍住了。
在朱元璋眼里,陆羽可不是那种信口开河之人。
果不其然。
陆羽稍作停顿后,又继续说道:“何为钱生钱?
就是依据市场行情,上下调节。
比如,灾年时,粮食价格往往比平常高,而农户的土地价格则比往常低。
银行作为管理钱财的机构。
其一,可调控市场,将天下物价规定在一个范围内,再涨也不能超过这个限度,否则不仅会影响当地民生,还会导致人心浮动,各地大乱;
其二,银行从户部分出权力。
就该肩负起管理国库钱财的责任。
百姓把各家储蓄都存入银行,比如年前存十文,一年后便可从银行取出十二文。”
陆羽话到一半。
还没接着往下说,朱元璋就忍不住了。
他一个箭步从御座前跨出,直接在一旁急切地发言道:“那这不是放印子钱吗?
跟放贷有什么区别?”
陆羽连头都没抬,本能式下意识地反问:“那这是谁放谁的贷?”
此话一出。
朱元璋顿时捏住嘴唇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因为他意识到。
按照陆羽的说法,这是百姓把钱借给银行,也就是借给了他朱元璋,借给了朱家,而不是他刚才脑子里一闪念认为的银行放贷给百姓。
他心中暗自盘算。
一个百姓一年存十文,十个百姓就是十二文,要是全大明的百姓都如此……
朱元璋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。
就算把老朱家全卖了,也赔不起这笔钱。
“不行,不行!”
朱元璋飞速地摇着头。
正当朱元璋准备继续吐槽时,一旁的朱标却笑呵呵地拦住了他:“父皇,先生此法定有深意,且听儿臣说。
看看他还能说出些什么。”
朱元璋不太甘心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