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小楼一伸手,“拿来……”
“拿什么?”
“既是要我润色,总该有个稿子。”
咳咳,杨暮客紧了紧嗓子,“那稿子太丑,贫道一早就丢了。
我把事情说与你听。
小楼姐还不是提笔就写?”
贾小楼翻了个白眼,“说吧。”
杨暮客便把苗老六那事儿含糊地说了遍。
至于怎么遇着的苗老六。
就说昨儿上街闲逛,遇着了官军处置瘟情,这告状一事,乃是苗老六的遗愿。
吃完早饭,小楼开始帮着杨暮客写诉状。
这一早上,码头上好不热闹。
这边贾家商会和敖氏船运占住了一个码头。
码头外面空场上还正临时布置假山楼台。
下面那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,不少人拖家带口的搬着行李。
新乡郡的疯太守起义,那愚公军说不得时候就打过来了。
所以春香郡消息灵通的也都在往外逃。
春香郡太守也借着鉴宝会的名义把衙门搬到港口来办公。
至于防守一事,尹相说是交给士人私军,他也不愿多做掺和。
他大大方方直接把前线指挥权给了李沧海。
李沧海把玩着手里的虎符,心说想了一辈子玩意儿,这么容易就来了。
这玩意儿怕是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
李沧海武艺群,又是结社的把头。
众多私兵大多认得他。
他也没说什么鼓舞士气的话,新乡郡柴歏领着一帮泥腿子造反,纵有百万数目,也不过是乌合之众。
他有信心率领小股部队就能一击而溃。
但防疫一事却不能粗心大意。
所以他着重给这些私兵讲明了敌人可怕之处与可怜之处。
防疫官军与李沧海携手共筑防线。
一早上,防疫官军差遣了数个不露一丝肌肤的斥候出营查探。
留安城码头此时就像是阴阳二相。
忙着出城乱糟糟的是阳,中间驻守的官差一动不动是阳极生阴。
安静的鉴宝会地盘是阴,工事热热闹闹的楼台是阴极生阳。
码头外的衙门高楼顶上,一架飞舟驶来落下,那飞舟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。
太子从舷梯上走下。
春香郡太守领着一群官员跪地相迎。
一朝欢宴。
太子言明了要在春香郡等着柴歏领兵到此处,欲在阵前劝降。
春香郡的一众官员都支支吾吾,不敢应声。
下午时候,杨暮客拿着小楼姐给他写好的状书,找到了留安城的府衙区。
寻了一家书院,言明要请一个讼师。
一个中年书生接待了杨暮客,这中年书生也姓杨,叫杨雪,字明慧。
杨暮客自来熟地就管他叫明慧兄,书生一板一眼地喊他为大可道长。
杨雪告诉杨暮客。
本来这事儿,应该是到辖地报官。
经魏丁县县衙审核。
但大可道长是外域之人,要经过鸿胪寺接办过后才能去报官。
这一来一回不知耽搁多少时间,当下郡城府衙的官人都来至了留安城,直接上报春香郡临时官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