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由府衙官吏审核案件,便可绕过许多麻烦。
于是乎,二人便来至了码头外的衙门。
太守此时忙得焦头烂额,府衙搬至这里后,可没清闲一点。
听闻小厮说府衙外头有人报官,状告魏丁县魏氏曹管事强抢民女。
是十六年前的事情。
而且状告之人已经殒命于城中酒家温病一案之中。
太守拿过卷宗一看,头大如斗。
这魏氏与他交好,那曹管事他也曾有过一面之缘。
代理告状之人身份尊贵,他也得罪不得。
而且苦主苗老六这倒霉透顶的混账,怎么该死不死地,死在了那糊涂地方。
十六年,这事儿按理来说已经过了追诉期。
士人强抢民女,若庶人上告,算是民事案件。
算不得刑事。
民事案件追诉期只有十年。
这又是瘟病,又是闹妖,又是强抢民女,又是域外贵人代理庶人状告士人。
这案子好似一团乱麻,怕是当今刑部尚书来了也难断此案。
太守提着衣摆便冲出了书房,奔着衙门公堂而去。
巧了看见外头旁听的太子殿下,太守讪讪一笑,往边上一站。
杨雪告知杨暮客,能少说便少说。
切不可给官家留下把柄。
而且状告之人还未到场,不曾对峙。
此时说得越多,那对方可弄虚作假之处就越多。
杨暮客是个听话的,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士。
只见杨雪引经据典,史上类似案例说得清楚。
那曹管事俨然与各种欺压良民穷凶极恶的混账画上等号。
魏氏如今也在留安城,分家要跑,主家要参加鉴宝会。
这曹管事自然也在。
公堂上的刑部司司长即刻差人,去通知曹管事前来应诉。
没多会儿,曹管事也来了。
杨雪引经据典,再次言说当年强抢民女一事。
曹管事罪无可恕,要给那枉死的苗祈山认错,并受相应刑罚。
曹管事嘿嘿一笑,“杨讼师,某家身居功名,良人出身。
且不说这强抢民女一事是真是假,那苗祈山是个什么身份?凭什么状告某家?”
杨暮客眨眨眼,哟呵,不就是身份么?他这整日闲逛也不是白逛的。
朝廷政令贴得到处都是,庶人升为士人所需功绩写得明明白白。
杨暮客上前一步,“官家颁布政令,斩妖一只,可由庶人晋升良人。
请问官家,此政令是否放之罗朝域内而皆准?”
刑部司司长点头,“罗朝之内,斩妖有功者,皆受封赏。”
杨暮客点头,“好。
那苗祈山,村中被妖邪袭击,下山报案。
不料途中被染瘟之人裹挟,错失良机。
后来贫道城中偶遇此事,出手帮忙。
问清原委,请神做法。
平息了那山中妖邪作祟一案。
贫道敢问刑部司大人,这头功,是否该给苗祈山?”
刑部司司长愣了下,“这……大可道长请神做法,这头功自当是大可道长的。”
杨暮客摇摇头,“贫道若不知这妖邪所在之地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