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
“马和干粮都给你备好了,这是新的路引,你换上这身驿卒的衣裳,一会儿跟着我从后门走,就说你是去潼关驿站送文书的。”中年汉子一边说,一边递过来一套青色的驿卒服。老郑接过衣裳,三两下就换了,又将密信从衣襟换到袖口内侧的暗袋里——那里缝了一层油纸,就算遇到雨雪也不会把信打湿。
两人刚出后门,就听到驿站前门传来一阵马蹄声,夹杂着宋军的呵斥声:“都给我搜仔细了!凡是往潼关去的,不管是跑商的还是赶路的,都得查路引!”老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,跟着中年汉子低着头往前走,手里攥着新的路引,指节都捏得发白。好在驿卒的身份还算管用,守门的宋军只扫了一眼路引,又看了看他身上的衣裳,就挥挥手放行了。
出了偃师城,老郑不敢再停留,翻身上马就往潼关方向跑。接下来的路程,他几乎是连轴转,路过巩县、渑池时,都是靠着沿途接应的人换马换衣裳,有时候一天要换三匹马,连夜里都只敢在马背上打个盹。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快些,再快些,一定要把信送到潼关,不能让太后和符琳大人的心血白费。
直到第三日清晨,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老郑终于看到了潼关的城楼。那城楼巍峨耸立,在晨光里泛着青灰色的光,城门口守着的士兵穿着后周旧部的铠甲,手里握着长枪,眼神警惕地盯着过往的行人。老郑心里一阵激动,勒住马,放缓了速度,慢慢往城门口走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