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段日子,是南唐最艰难也最安心的时光。后周禁军与南唐军队并肩作战,郭崇的沉稳指挥与林阿夏的奇袭战术相得益彰,屡次重创吴越军。李煜曾在润州城楼观战,亲眼看到林阿夏率领女辅营将士,趁着夜色从水路绕至吴越军后方,烧毁其粮草大营,火光冲天而起时,吴越军阵脚大乱,后周与南唐联军趁机发起总攻,斩获颇丰。战后,他特意派人送去酒肉犒劳联军,郭崇只是淡淡致谢,将大部分酒肉分给了士兵;林阿夏却回赠了一把亲手锻造的匕首,刀鞘上雕刻着缠枝莲纹,她说:“乱世之中,唯有刀剑能护己护民,愿南唐与后周,永为盾甲,共御外敌。”
那时的李煜,真的以为这份盟约能坚如磐石。可他万万没想到,裂痕会出现得如此之快。
吴越军被击退之后,后周援军并未立刻撤离,而是驻扎在宣州休整。不久,符太后的使者抵达南昌,带来了结盟的附加条件:要求南唐割让宣州以南的宣城县、泾县两座县城给后周,作为援军的报酬;同时,南唐需向后周称臣,接受后周的册封,取消帝号,改用后周年号。
“陛下,这是欺人太甚!”徐游得知消息后,气得拍案而起,案上的茶杯被震得哐当作响,“我们已经答应年年纳贡,他们却还要割占土地、剥夺帝号,这与亡国何异?后周此举,分明是借援救之名,行吞并之实!”
朝堂之上,大臣们也纷纷附和。有人直言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,有人则提议“可暂许割地,待国力恢复再图收复”,争论不休。李煜心中也满是屈辱,他虽性格优柔,却也有着君主的尊严,割地称臣的要求,如同利刃般剜着他的心。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,吴越的使者悄然潜入了南昌,通过徐游的关系,秘密求见李煜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