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成的团队成功完成了一次复杂的空间站修复演练。
他们不仅掌握了最新的维修技术,还在协作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。
“我原本以为人类更注重效率,没想到他们在细节上的把控如此严谨。”
一位外星使者在总结会上感慨道。
“你们的逻辑推演能力也很惊人。”
一位遗迹学员回应,“如果不是你们提出的优化方案,我们的计算模型可能还要多花几周时间。”
这样的互动越来越多,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在悄然消融。
然而,随着人才储备量的迅增长,资源调配问题再次浮现。
科研设备、实验材料、导师资源都变得紧张起来。
部分学员抱怨课程安排过于紧凑,甚至影响了学习效率。
星耀召集核心成员开会,讨论应对策略。
“我们需要一个更高效的分配机制。”
烈风直言,“不然再过一段时间,连基础教学都无法维持。”
“我已经联系了几家外部研究机构,希望他们能提供远程支持。”
伊莎贝拉说,“同时,我也建议开放部分虚拟实验室,让更多人可以在线学习。”
星耀点头:“除此之外,我们还可以设立奖学金制度,鼓励表现优异的学员主动承担教学辅助任务,形成良性循环。”
这个提议得到了一致认可。
不久后,遗迹内部便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,包括线上课程平台、跨学科合作项目、以及学员导师双向选择机制。
随着体系的完善,更多年轻面孔涌入遗迹,渴望获得深造机会。
甚至连一些曾经持观望态度的势力也开始主动寻求合作,希望能派遣更多人员前来交流。
而在这一切的背后,那个曾在科技成果展结束后悄然离开的身影,此刻正站在一间密室之中,低声与另一人交谈。
“他们已经开始布局了。”
那人语气凝重,“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,迟早会被彻底边缘化。”
“那就动手吧。”
黑暗中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“但要小心,这次的目标……可不再是普通的对手。”
同一时间,星耀正在一间会议室里,听取关于下一阶段人才派遣计划的汇报。
他翻看着最新的学员名单,忽然停顿了一下。
“这个人……”
他指着其中一栏,“我记得之前没听说过。”
旁边的助理皱眉查看资料:“资料显示他是通过特殊渠道推荐的,背景信息有限。”
星耀沉思片刻,缓缓合上文件夹:“安排一次单独面谈。”
窗外,夜色如墨,星光闪烁。
遗迹的灯火依旧明亮,仿佛预示着这片土地即将迎来新的高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