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。
诸侯俱来奔丧,并谒新王。
周桓王怀恨父亲被质囚于郑致死,便起用虢公忌父为卿,取代郑庄公之职。
郑庄公大为不满,派祭足率军割取温地之麦,又取成周之禾,作为向王室报复,周郑自此交恶。
周桓王二年,郑庄公为报去岁宋、卫、陈、蔡联兵攻郑之仇,驱兵攻卫,进至朝歌近郊。
卫以南燕军为先锋,反击郑国,郑大夫祭仲、原繁、泄驾率军北上迎担
郑庄公更命太子忽、公子突暗率一军,迂回至燕军背后,两面夹击。
燕军正全力对付正面郑军,太子忽、公子突率军忽于背后起攻击,由此大败燕军。
周桓王六年,北戎军来伐,郑庄公大败来犯之敌,全歼其前军。
次年,郑与宋、卫、蔡联军战于戴,郑庄公再奋神威,全歼三国联军,夺取戴城,奏凯而归。
郑国连获大胜,庄公在宫中大排筵宴,与从征诸将贺功,诸将轮番献卮上寿。
郑庄公:蔡、卫全军覆没,已足惩;今欲问罪郕、许,二国孰先?
颍考叔:郕邻于齐,许邻于郑。
主公宜正告其罪,遣将助齐伐郕,再请齐兵同来伐许。
得郕则归齐,得许则归郑,不失两国同盟之谊。
事毕献捷于周,亦可遮饰四方耳目。
郑庄公:此计甚善,准奏施行!
当日罢酒,郑庄公遣使至齐,共约问罪郕、许,齐侯欣然听允。
于是立遣大将夷仲年将兵伐郕,郑遣大将公子吕率兵助之。
郕人大惧,请降于齐。
齐侯受降,使公子吕还郑,便约郑庄公伐许。
公子吕途中得病而死,庄公恸哭不已,改用祭足为上卿,高渠弥为亚卿。
周桓王八年夏,齐、鲁二侯与郑伯订期,以秋七月朔合兵攻许。
郑庄公大阅军马,择日祭告太宫,聚集诸将于教场,重制蝥弧大旗,以锦为之,方一丈二尺,竿长三丈三尺,上绣“奉讨罪”
四个大字。
庄公传令:有能手执大旗,步履如常者,拜为先锋,赐以辂车。
言犹未落,大夫瑕叔盈上前,只手拔起旗竿,紧紧握定,上前三步,退后三步,仍竖立原处,略不气喘。
郑庄公:善哉,瑕叔盈真勇士也,可赐以辂车。
颍考叔:且慢!
执旗展步,未为希罕,且看某舞之。
于是上前倒拔大旗,提在手中,踊身一跳,左旋右转,如长枪一般舞了一回。
观者尽皆骇然,皆都交头咬耳,纷纷议论。
众将士:我等皆道此公是个先生,未料却竟是一头苍熊!
郑庄公:只知卿乃孝子,未料且是虎臣!
当受此车。
言犹未毕,班中又走出一员少年将军,名叫公孙瘀,字子都,面如傅粉,唇若涂朱,身姿婉约,有若妇人,却又英姿飒爽,乃是男子中第一美色。
公孙瘀:慈舞旗,有何稀罕?辂车合当归我!
大踏步上前,便来夺车。
考叔见他来势凶猛,知是庄公宠臣,不好争竞,便一手把着旗竿,一手挟着车辕,飞也似跑去。
公孙子都见考叔去远,恨恨而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