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乃贿赂太史,求改氏谱,自此之后改称辅氏,宣布与智氏脱离亲族关系。
赵鞅病故,智瑶继为执政正卿,由是独专晋政,高居四卿之。
便仗内有智开、智国等肺腑之亲,外有絺疵、豫让等忠谋之士,权尊势重,遂渐有代晋自立之志。
画外单:此时中原诸侯,已从春秋争霸战争,过度为战国时期混战,齐、晋、楚、越四强并立,战国格局雏形初具。
四强之中,晋、齐、楚乃是老牌强国,越国是属新兴势力;晋国虽然仍属最强,却因政出私门,因而战力大减,已远不如文、襄、悼三代霸主风光。
智瑶此时初涉政坛,亦如赵鞅当年,意欲匡扶晋国霸权,并扬智氏三代正卿辉煌。
周元王七年,一代兵圣孙武逝世,所着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去向不明。
与此同年,卫侯姬辄为加强公室,打击诸大夫私家势力,威胁要处大夫褚师比肜刑,又夺取公孙弥牟封邑,剥夺司寇卫亥职权。
众卿闻此,皆都离心。
卫侯又大兴土木,修筑新都濮阳,并残酷剥削压迫筑城工匠。
褚师比、公孙弥牟等诸大夫见此,趁机联合鼓动工匠暴动,赶走卫侯。
卫侯姬辄出居城钮(今河南滑县东),复将徒众化整为零,以大夫祝史挥为内应,企图袭扰濮阳。
未料行事不密,却被公孙弥牟觉察,遂将祝史挥遣送出城。
卫出公图谋复国失败,得知各国诸侯正在越国聚会,便派祝史挥前往越国,向越王请求救兵。
越王应允卫出公所请,乃派大夫皋如、舌庸为将,鲁大夫叔孙舒,宋大夫氏筏为副,分率鲁、越、宋三国联军,进攻卫都濮阳。
联军攻至外州,大肆抢掠。
卫国诸大夫闻三国联军来伐,各出家甲私兵出城抵抗,一战而至大败。
卫出公兵至濮阳城郊,为泄私愤,掘褚师比父亲褚师定子之墓,焚烧棺材骸骨。
卫大夫公孙弥牟与联军中越国大将皋如有旧,遂派王孙齐暗地拜见,重金收买,贿其撤兵。
皋如既受重贿,于是止兵不前,不再护送卫辄进城。
卫国诸大夫大开城门,摆出迎接卫侯辄还国架式,但在城头部署军队,严加戒备,整兵以待。
越、鲁、宋三国联军退走,卫侯辄由此不敢入城,只得返回城钮。
公子黔复与诸大夫赶走出公之子,因而自立,是为卫悼公。
诸大夫经过商议,复将城钮割让给越国,以此借刀杀人之计,欲使出公更无立足之地。
卫辄不甘心失败,又向齐、郑两国求救。
齐、郑同意出兵相助,组成联军,一度攻入卫国内境。
但因屡战不胜,只得撤军。
卫公辄彻底绝望,终于死在城钮。
因死于出逃途中,故此谥号为“出”
。
卫出公薨逝次年,周元王姬仁驾崩,在位八年;子姬介即位,是为周贞定王。
贞定王二年,乃是《左传》记事终结之年。
画外音:《左传》乃鲁国左史丘明所着,是为中国部记事编年体史书,叙述上起鲁隐公元年(公元前722年),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(公元前467年)史实,共二百五十五年历史。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