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兄。
吴楚七国反叛被平,以皇子身份受封为胶西王。
为人残暴凶狠,患有阳痿,接触女人,便会患病数月。
由是转喜男宠,并将受宠者任为郎官。
未料此位郎官却是精力旺盛,更喜女子,不久便与后宫嫔妃淫乱,被人告。
刘端醋意大起,因将郎官捕杀,并杀其子以及老母。
至汉武帝时,刘端行为愈加乖戾,屡次触犯子法令。
公卿大臣多次请求将其诛杀,子因为兄弟至亲,不忍心为之,屡加容让。
因而刘睹寸进尺,行为更加过分。
齐相韩臣见此,两次上奏朝廷,请求削其国土,以为惩戒。
武帝诏准,削其大半封地。
刘端心中怀恨,于是尽弃国政,对国内财赋不再管理。
不过数载,胶西国府库全都倒塌破漏,腐坏财物以亿万计。
刘端始终不加收拾,且明令属下官吏,自此之后,不准收取民间租赋。
又诏命全部撤除警卫,封闭王宫,只留一门,以供出宫游荡。
又屡次改换姓名,假扮平民,到其他郡国旅游。
自此以后,凡朝廷派往胶西任相国、二千石级官员,奉行汉朝法律治政,刘端总是寻其罪过,报告朝廷,令罢其职;若无罪过,则设诡计,用药毒死。
胶西王极富贼智,所设诡计办法,穷极变化。
朝廷所委官员死法各异,无从查起。
因此胶西虽是国,而被杀受害之二千石级官员,却较之别国多出十数倍。
汉丞相公孙弘闻报胶西情况,心生一计,便向子建议,奏请派遣董仲舒去胶西为相,以便借刀杀人。
汉武帝览奏,却谓丞相乃为好意,亦知董仲舒乃是当世大才,必可拨乱反正,由是诏准。
于是便封董仲舒为胶西国相,即日授玺上任。
镜头闪回,叙述董仲舒来历。
董仲舒者,河北景县广川人。
自幼资聪颖,酷爱学习。
家有大批藏书,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。
父董太公为使其子劳逸结合,遂在宅后修筑花园,以为散心歇脑之所。
第一年动工造园,园中阳光明媚、绿草如茵、鸟语花香、蜂飞蝶舞。
长姐心疼兄弟读书用功过度,多次邀请到园中游玩。
董仲舒手捧竹简,只是摇头,不顾园景,只学习《春秋》不辍,背硕诗经》不已。
第二年,园中假山建成,诸子纷纷爬上假山,呼唤地,声动书房。
董仲舒独处室中,只作不闻,从早至晚,不是读书,便在竹简上刻写诗文。
第三年,花园全部建成,水光山色,美仑美奂。
董家亲朋好友,携儿带女前来观看,都夸此园建得精致。
父母命人呼唤仲舒入园同游,其只点头而已,仍旧埋头学习。
由此三年,董仲郐目不窥园,便至经纶满腹,迥异于同辈。
年龄渐增,董仲舒求知欲愈见强烈,遍读儒、道、阴阳、法家书籍,遂为大师。
三十岁时,董仲舒开始招收大批学生,精心讲授儒家经典。
讲学之时,命在课堂上挂以帷幔,董仲舒坐在帷里讲授,学生在幔外聆听;并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