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库小说网 > 玄幻奇幻 > 华夏真相集 > 第二十八集 儒学大家

第二十八集 儒学大家(5 / 10)

得意门生吕步舒等,转相传授。

如此未至数年,董仲舒名声大振,举国皆知。

忽有一日,远客来访。

董仲舒观其相貌,便知非同常人。

坐而论道,彼此惊异。

须臾,客人望道:欲雨矣。

董仲舒笑道:禽居在巢知风,兽居洞中知雨。

公非狐狸,就是鼷鼠。

客人被他道破行藏,立即变成一只老狐,奔出门外不见。

通过讲学,董仲舒为汉朝培养出大批人才。

众徒毕业之后,有为诸侯王国相者,有为长吏者,皆具治国理政才能。

由于董仲舒声誉日隆,汉景帝闻之,召为博士,使其掌管经学讲授。

董仲舒乃设坛教授,又一门心思教学研究,三年不曾还家。

汉武帝继位后,命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,董仲舒被推为代表,参加子策问。

汉武帝连续三次策问,一问治国之道,二问治政之术,三问人感应,是为“人三策”

董仲舒从容对策,详述人感应,论述君权神授。

武帝大喜,乃诏命下,宣布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

又使董仲舒出任江都国相,辅佐易王刘非。

乃以《公羊》为则,推究自然灾异、阴阳运行之道。

在求雨时能闭阳释阴,使下雨;止雨时能闭阴释阳,使雨停止。

以此汉国之术行于江都,未尝不得所欲。

易王刘非是武帝从兄,粗暴蛮横,但对董仲舒非常尊重。

且将董仲舒比作管仲,自以齐桓公自喻,欲篡夺汉室,独霸诸侯。

董仲舒主张春秋大一统理念,因此借古喻今,进行规劝:正其道不谋其利,修其理不急其功,此之谓仁。

以德教化民众,而使风气大行,仁之至境也。

故孔子之徒,即幼童亦羞提五霸,是因五霸先行欺诈,后行仁义。

是耍手段而已,故不足被有道者提及。

刘非闻此,知道董仲舒不赞成自己称霸,由是悬崖勒马。

此后一改骄横狂妄旧习,采纳儒术治国,尽守臣职,忠君效祖。

董仲舒为相江都六年,因常为祈雨止涝祭祀,朝廷以为怪力乱神,遂废为中大夫。

汉武帝元光六年十二月,易王刘非病故,终年四十一岁,子刘建承袭王位。

刘建自幼便在王宫长大,养尊处优,放荡不羁,父死之后,更加为所欲为。

复联络淮南王刘安等人,企图谋反。

淮南王事败自杀,丞相府长史在易王府查出武器、印玺、绶带、使节、地图等物,作为反叛物证,奏报子。

武帝览奏,派宗正、廷尉前往广陵查办。

刘建情知罪不可赦,遂以衣带自缢身亡。

妻妾诸妃被叛弃市,幼女刘细君年幼幸免。

汉武帝建元六年,长陵高园殿及辽东高庙两地,相继生大火。

董仲舒相信道家人感应之,带病起草奏章,以两次火灾为据,明上之怒。

奏章写毕未上,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,看见奏章,就把草稿偷走,交给子。

武帝看后大怒,欲将董仲舒斩;后怜其才,又下诏赦免,但罢其职。

最新小说: 仙界扫黑办 穿越母系兽世,我靠言灵称霸 骑士王传说之幻刃圆舞曲 凡人修仙:药园学徒?我有灵植空间! 从婴儿开始天天被诅咒 这届死刑犯的遗产过于离谱 猴神记外传之冥魂觉醒 从十二形拳开始肉身成圣 赤火 武道烙印:我的功法能自动修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