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
刘安:孤若不听先生,则又如何!
伍被:臣闻箕子经故都时,作《麦秀》之歌,为纣王不用比干而痛。
孟子云:纣王贵为子,死时不如平民。
是谓纣王自绝于下,并非不佑之。
今大王自弃千乘之尊,臣故悲之,不忍殿下将被子赐给绝命之书,又赐鸩酒白绫,忍见殿下先于群臣,死于束宫耳。
刘安:则不能凭其侥幸,而求万一成功耶?
伍被:实不得已,臣有愚计。
刘安:计将安出?
伍被:观今时局,下安定,诸侯对朝廷皆无二心,百姓对朝廷亦无怨气。
但朔方郡地广土肥,百姓不足以充实其地。
大王可伪造丞相、御史奏疏,请迁徙郡国豪强、久罪遇赦犯人,以及家产五十万以上诸民,皆令迁到朔方,多遣甲士催促,逼其按期迁徙。
又伪造皇帝诏命,令左右都司空及上林、中都诸官,收捕罪犯,逮捕诸侯太子及其亲幸大臣。
如此,则必使百姓怨恨,诸侯恐惧;殿下再派辩士去劝诸侯谋反,或能侥幸成功。
刘安:先生之言甚善。
尽管如此,孤谓不至到簇步,为此烦难。
只要我直接兵北向,岂不兵贵神,攻其不备?斯可矣。
伍被摇头叹息而已,不再答言,告辞而出,听由命。
淮南王庶长子名叫刘不害,只因刘安不喜,王后荼不以为子,刘迁不以为兄。
刘不害有子刘建,才高负气,常怨父亲不得封侯;于是阴结外人,欲扳倒世子,以其父代之。
世子刘迁得闻风声,便将刘建逮捕拷打;终因无有实据,然后释放。
刘建越加怨恨,遂派友人严正上书,举报淮南王世子阴谋作乱之事。
汉武帝闻报,以为旧案重提,不以为意,再将此事交给廷尉,付河南郡守处治。
时有辟阳侯审食其之孙审卿,怨恨淮南王刘长杀其祖父,闻知此事,便向丞相公孙弘添油加醋,告淮南王世子谋反。
并谋反证据,皆都握于淮南王长孙刘建之手。
公孙弘闻此,便命河南郡府暗地请来刘建,询问实证。
刘建趁此机会,多方指证世子刘迁反状,并供其同谋朋党名单。
刘安闻刘建被召往郡衙受审,害怕谋反之事败露,于是命令伪造皇帝印玺,丞相、御史、大将军符印,以及各郡县守丞官印,将欲就此起兵。
造反玺印、官服预备妥帖,淮南王又派高手刺客,西入长安,分别打入大将军幕府及丞相府衙。
意欲刺杀大将军卫青,服丞相里应外合,迎接淮南王进入长安,即皇帝大位。
又恐国相及诸大臣不从,于是又召伍被密谋,欲先杀死国相,及国中二千石以上大臣。
伍被献计:可假作宫中失火,国相、二千石大臣必来相救;部曲皆持水具,不能兼兵。
殿下提前埋下精兵,待其冉时,杀死即可。
宜同时派人扮作捕盗兵卒,手持羽檄,从南方驰来,大呼南越兵入界,以借机整军兵,可使朝廷不疑。
刘安大喜,又问:我率兵向西之时,诸侯若无人响应,则当如何?
伍被答道:则依殿下当初所定之策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