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境。
张闿本是黄巾余党,见曹家辎重车辆无数,遂至贼心复炽;行至半路旷野又遇风雨,便鼓动军士杀尽曹嵩全家,取了财物,率众逃奔淮南去了。
应劭部下有军士逃命,回报凶讯。
曹操闻听恶报,仰大哭,目中流血。
曹操早就觊觎徐州,得此因由,如何不报!
遂借替父报仇之名,迁怒陶谦,留荀彧、程昱把守兖州,自率全军挂孝,令夏侯惇、于禁、典韦为先锋,杀奔徐州。
陈宫向与陶谦交厚,闻曹操欲伐徐州,急出东郡,至半路赶上大军,至中军大帐来见曹操,委婉相劝:杀害明公令尊老大人者,张闿也,非干陶恭祖之事。
且其是以赤心相待明公,如若伐之,恐失下之望。
曹操闻言非但不听,反而勃然大怒道:那张闿岂非陶谦部下,奉其所命!
陶谦唆使部下杀人越货,与亲自下手何异?杀父之仇,不共戴,尔其休阻。
遂将陈宫逐出帐外,并下令夏侯惇等一路之上屠城灭村,鸡犬不留。
陈宫自恃对曹氏立有大功,今当众被逐出行辕,自是心中大怒,羞愧难当。
大军由北往南,直下徐州。
果然一路屠城灭村,鸡犬不留。
曹操引兵正行之间,前锋夏侯惇使人来报:有前任九江太守边让,向与陶谦交厚,闻知徐州有难,急引兵五千来救。
曹操大怒:传令夏侯惇、于禁,半路截杀,务必将边让赶回,不使其靠近徐州。
夏侯惇领命,遂同于禁引兵前往,两军对圆,拦住边让。
字幕:边让,字文礼,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人。
镜头闪回,叙述边让来历。
边让自幼博学善辩,爱写文章。
青年时游学洛阳,曾作《章华赋》,名噪一时。
汝南谢甄亦善辩论,曾与边让一起去拜访名士郭泰,相互谈论辩难,连日达夜。
郭泰对其二人却并不看好,私对门人道:其二人英才有余,但并不入道,真是可惜了!
大将军何进闻边让大名,遣使征辟入朝,任为令史。
大将军府中宾客满堂,边让既善于占射,又能辞对,无人不被边让风采倾倒。
司徒府掾吏孔融、王朗皆为当世名士,竟争先向边让递交名片,以求交往。
议郎蔡邕亲向何进写信,极力称赞边让才能。
何进深以为然,于是多次提拔边让。
中平六年,边让升任九江郡太守。
然而两年之后,便即弃官返回乡。
当时曹操被陈宫迎入兖州,自领兖州牧。
边让虽与陈宫交厚,但对其奉侍曹操不以为然,每逢聚会,多次公开轻视贬低曹操,引以为乐。
闪回结束。
边让闻曹操征伐徐州,阵宫谏劝不从,遂聚宗族乡勇五千,前来相阻。
两军对圆,边让纵马上前,质问夏侯惇道:陶恭祖何罪,必欲讨之?
夏侯惇:杀我主公全家四十余口,岂曰无罪!
边让:部下为之,非其本意。
且与百姓何干,一路屠城,鸡犬不留?
夏侯惇: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,甚相干不相干!
你引众逆我大军,意欲何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