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款待故友,因怀满腹心事,故此席间心不在焉,应答失据。
梁鹄见此,开门见山问道:贤兄如此魂不守舍,可是为曹公将欲南下乎?
蔡瑁:兄非外人,所言正是。
弟不敢隐瞒,也正欲请教,当如何行止。
即将曹操密信拿出,置之案上。
梁鹄大笑,亦拿出一封密信来:曹丞相之书,弟亦得之,故此不揣冒昧造府来访。
蔡瑁:若依贤兄之意,我当如何?
梁鹄:孟德即是我等故人,又官居大汉丞相,雄才武略,连袁本初兄弟尚且不敌,何况区区荆州?若依愚计,蔡兄理当顺应人,归于朝廷,则进可裂土分茅永镇荆州,退亦可为万户侯。
胜于一旦落入刘备及公子刘琦之手,则举族受戮矣。
蔡瑁听了,以为是金玉良言,心意遂绝,便急遣家人请来蒯越,共同商议降曹。
蒯越也早与曹操互通款曲,闻蔡瑁要倒卖荆州,自是一拍即合。
当夜三人密议已定,蔡瑁自去报知其姊蔡夫人。
夫人喜诺,即令蔡瑁作书,遣人前往宛城求降。
夏侯惇得书大喜,立即遣人引领荆州信使,前至许都拜见曹操,并向子呈递降表。
曹操得到蔡瑁降书,不由喜上眉梢。
于是率领群僚上殿,奏请子,南征荆州。
献帝正欲准奏,太中大夫孔融出班谏道:丞相且慢,陛下不可!
刘备与刘表皆乃汉室宗亲,平素又无大逆之校丞相兴此无名之师,恐失下之望。
曹操怒斥道:刘表任荆州牧,董卓之命也。
当年某兴兵讨董,故关东牧守皆都响应,唯独刘表不从,且杀死讨逆将军孙坚。
其后割据荆襄,多行僭伪,郊祀地,拟仪社稷。
刘备附逆,亦为不臣,吾今讨之,何谓无名?有再谏者,必斩!
献帝闻此,向孔融连使眼色,示意休再谏阻;即准丞相之奏,退朝回宫。
孔融被斥下殿,未出午门便仰长叹:你刘玄德为逆臣,却不知下万民却视之为至仁君子。
你自以为大汉丞相得专征伐,却不知下诸侯其实视汝为汉室之贼。
今以至不仁伐至仁,安得不败?我可预见此番南征,其将片甲不回许都矣!
只顾仰长响应,却不料御史大夫郗虑正从身侧走过,听得清清楚楚,一字不漏。
郗虑向与孔融不和,听得此言,便直入丞相府中,添油加醋,将孔融之言告知曹操。
曹操大怒,遂命廷尉:立即捕捉孔融及其家,并皆斩于市曹。
镜头闪回,叙述孔融与曹操结仇经过。
河北之战时,曹操用许攸之策,决漳水淹冀州,城破后屠杀邺城居民,杀伤无辜甚众。
孔融闻之,便怀愤怒,与同僚每论此事,便极曹操暴虐,必遭报应。
冀州陷后,世子曹丕私娶袁熙妻子甄氏。
曹操本欲自己娶之,只因世子率兵占先围了袁宅,又兼张绣当时在旁冷观,这才只得割爱,将甄氏赐予世子,纳为儿媳。
孔融得知,当即写信给曹操道:司空此番出兵河北,挟威以灭袁绍,譬如当年武王伐纣,得应人。
昔武王伐纣以得下,即将妲己赏赐周公,亦今日明公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