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孙策因周瑜之故,亦很赏识鲁肃,待以客卿之礼。
其后未久,鲁肃因祖母去世,回东城理丧。
在此期间,孙策被刺客所杀,部众多有离散。
鲁肃闻知,便即心灰意冷,不欲再出。
好友名刘子扬得知鲁肃闲居东城,写信相眨其书略云:
今下离乱,豪杰蜂起,正当大丈夫建功之时。
以兄之才干,正宜大展抱负之际,奈何老死桑梓?今郑宝在巢湖拥众万余,庐江志士皆往依附,其都喜纳委用。
如兄大才,去则必得重用。
机不可失,我兄应去,稍后某亦来与兄相会。
鲁肃因好友来约,不便违拗,安葬祖母已毕,返回曲阿去取母亲。
不料到至曲阿,方知老母已被周瑜接到吴郡。
鲁肃转投吴郡,将刘子扬书信呈与周瑜观看,道:如今孙策即死,我兄弟二人不如一起去投郑宝。
周瑜:兄言谬之极矣。
郑宝不过乱世草莽,有何前程?今孙伯符虽死,其弟孙权尚在,统领父兄遗众。
仲谋虽幼,亲信贤人智士,接纳奇才异能,志向才能有过于孙伯符也。
以兄之大才,岂能明珠投暗!
不必理会刘子扬之言,与弟同保仲谋可也。
鲁肃即从周瑜之言,回书拒绝刘子扬之邀,就与周瑜共保孙权。
当时张昭为孙策托孤重臣,多次于孙权面前非议鲁肃,其年少粗疏,不可重用。
孙权却不理张昭之言,反而对鲁肃异常器重,又加厚赐,使其家中再至巨富。
鲁肃亦尽力辅佐孙权,每遇大事都参赞谋划,且思深虑远,常有力排众议之能。
闪回结束,江东南郡城外大营。
周瑜愁云顿扫,出帐迎接鲁肃,携手入帐。
因命从者献茶,急不可待问道:子敬何来?
鲁肃:闻都督伤势好转,一来探看病情;二来相问,如何攻打南郡。
周瑜:南郡城高池深,易守难攻,城内粮草充足,兵马精壮,且守城者皆为曹氏子第宿将,多战不利。
故此还师江南,正在为此忧闷。
子敬即来,必有妙计教我!
鲁肃:都督怎地忘了刘备、孔明?即是两家联手抗曹,他手下又有关羽、张飞,皆为当世猛将,若与我并力攻打,量一南郡,有何难哉?
周瑜闻言恍然大悟,心结顿展,遂道:即请子敬休辞劳苦,来日前往樊口,请刘备和孔明先生前来商议军情。
鲁肃欣然领命,次日便带仆从,一叶扁舟,竟投樊口而来。
舟泊江渚,弃船登岸,却见刘备早已在江边恭候,只是不见孔明。
刘备满面春风,与鲁肃携手进入大帐,叙礼落座,从者献茶。
鲁肃不及寒暄,张口即问:为何不见孔明先生?
玄德笑道:多亏子敬一力撮成,致有赤壁大胜,孙刘两家皆安。
好教子敬得知,某以左将军、豫州牧身份已上表朝廷,请敕封孙仲谋为车骑将军,张昭为军师;又表奏公子刘琦为荆州刺史。
朝廷俱已答复,子即日下诏。
鲁肃见他答非所问,不由疑云大起。
左顾右盼,复再问道:某代孙将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