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公瑾大都督,多谢皇叔厚谊。
只是孔明先生,因何不见来会?
刘备大笑,告以实情:孔明先生已随公子刘琦,率翼德、子龙南下,去收荆南。
武陵、长沙、桂阳、零陵四郡,原是我兄刘景升旧地,守城之将闻公子来到,皆望风降归。
某请孔明责督零陵、桂阳、长沙三郡,调其赋税,以充军实,故不在此。
肃听闻刘备得了四郡,不由既赞且悔。
于是假作喜欢,向皇叔道贺,并将周都督相请过江,共夺南郡之事了。
刘备欣然应命,遂令关羽、张飞留守樊口,自带陈到随鲁肃过江,来会周郎。
鲁肃引刘备来至军营,面见周瑜。
故人相见,不免一场客套,宾主叙座,礼毕献茶。
刚欲论军情大事,孙权令使来到,传达朝廷任命:奉承运,大汉子诏曰。
自刘表死后,荆州无主。
诏拜周瑜为南郡太守,程普为冮夏太守,全柔为桂阳太守。
刘备闻听,暗暗吃惊,只得假作欢喜,与都督贺喜。
周瑜心中愉悦,送走使节,便置酒款待刘备,席间甚是客气,宾主交欢。
周瑜问道:皇叔驻军樊口,有何打算?
刘备:今虽获赤壁之胜,但被文聘占了江夏,备于江北实无立锥之地。
只得暂居樊口,唯都督之命是听。
周瑜回对鲁肃道:我与皇叔即为同盟,当祸福以共。
子敬代某致书主公孙将军,樊口不堪歇足,可暂借公安县城给刘皇叔,以屯驻军马。
鲁肃应诺,当即索笔修书。
刘备大喜,再三致谢。
周瑜不由暗笑,乘机问道:如今曹仁固守南郡,攻之不下,皇叔可有甚良策?
刘备知道周瑜此时有求于己,腹中早有对策,于是答道:我闻曹操临回许都之时,留曹仁留守南郡,文聘守江夏,乐进守襄阳,李通守汉津,满宠屯于当阳,徐晃往来巡防接应。
此六将皆为曹操心腹,如此布置,进可整兵再下江南,退可相互接应,颇称兵法。
你我既为同盟,自当并力攻打曹仁,但须防备其他五将随时来援。
周瑜:皇叔所言是也。
但江陵以北诸郡,皆在曹军之手,如何阻其支援南郡?
刘备:依某愚见,需遣一能征惯战之将,且为曹军六将皆畏惧者,率一支精兵沿江而上,绝其江陵北面通道,使其尾不能相顾,方得保南郡之战全胜。
周瑜击节称赞:皇叔妙论!
却不知这断绝北道之将,派谁前去为好?
刘备不答反问:都督手下甘宁、黄盖,皆世之猛将,可否去得?
周瑜:此二人虽则勇猛,却不为曹军六将所惧,奈何!
(本集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