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亦相戏耳!
二人由此释嫌,重归于好。
温峤在外听得清楚,亦进帐来会。
次日,三人遂同起军以趋建康,共率大军十四万,旌旗绵延百里不绝。
勤王之兵大举进之时,早有人快马报至姑孰。
苏峻闻报大惊,急引军还朝,召集百官说道:今陶侃起兵,欲劫夺天子,必伤及百姓。
建康城兵甲未精,城廓不周,难以坚持,不如暂且移都石头城,候太平之时再还旧都。
王导出班说道:建康虽兵甲未精,城池不固,但是龙兴之所,太庙先陵所在,岂可一旦离弃,委与乱兵!
石头城虽固,宫省台司全无所居,如何号令天下?都城甚不可移。
苏峻不从,将肋下长剑抽出一半,威胁满朝公卿:我意已决,违令者斩!
于是王导及百官无人敢言,成帝只得哭泣从之。
次日,苏峻载备车辆,请天子登车。
当时大雨泥泞,刘、钟雅徒步随侍皇帝左右,苏峻使人牵马与二人,二人皆推辞不骑,而悲哀慷慨之语。
苏峻心下异常厌恶,便欲杀之,只因顾忌众官物议,暂且隐忍而已。
当日至于石头城内,安顿车驾。
苏峻部下将士每日在帝前粗言恶语,毫无君臣礼法。
惟有刘、钟雅、荀崧、华桓、卞潭诸臣,常侍天子左右,缱绻朝夕,谨守臣节。
王导留守建康,密令禁军统领张凯以太后诏谕三吴,各起义兵援救建康,除贼勤王。
会稽内史王舒得到太后诏命,命人召来都督护庾冰,将城内部兵尽行委之,使行奋武将军之责,领兵一万西渡浙江,前来讨伐苏峻。
吴兴太守虞潭、吴国内史蔡谟及前义兴太守顾众等闻之,无不举兵响应。
虞潭母亲孙氏识鉴过人,闻子起兵勤王,召至内堂谓道:今天子受困于石头城,正是我儿效命尽节之时。
休以我年老为虑,只顾舍生取义可也。
乃尽出嫁资环佩珠宝等物以为军费,又尽令家僮从军,众皆感佩。
至此三吴之军大起,据于建康之东,与陶侃西军遥相呼应,对苏峻成夹击之势。
苏峻闻三吴东部兵起,不由大慌,急遣部将管商,率兵五千前往拒之。
镜头转换,按下三吴军马,先说西路勤王之兵。
陶侃、温峤前军至茄子浦,在江中扎好水寨。
温峤因知苏峻兵善于步战,遂传禁令:三军只在江中屯扎,有擅自上岸者杀无敕。
参军毛宝时为南军先锋,正在水寨中坐地。
忽有伏路小校来报:禀将军,今有苏峻押粮军五百人,并无大将引领,押解军粮一万斛送往祖约军中,距此十里,将要过去了也。
毛宝闻报大喜,便令部将:与我上岸袭杀护军,夺其军粮。
部下诸将皆道:温公刚下禁令,我等若违令上岸,必然获罪。
毛宝慷慨道:将在外,军令有所不从。
温公虽然有令军士不得上岸,但今有人押送米粮与敌,使其饱食杀我,又无大将护卫,岂可视其可击,而不上岸击之耶!
于是引兵大喊上岸,前往截取。
苏峻送粮军早知温峤军令,故此敢于招摇过市,不料竟有军士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