似先生之辩才无双,可谓不辱于其国焉。
于是下令释放常炜,但终究拒结冉魏之盟。
便在常炜出使燕国之时,冉魏已经四面楚歌,危如垒卵。
故赵将军张贺度因闻冉闵杀害太宰李农,会兵于昌城,将攻邺都。
赵主石祗亦派相国石琨领十万士众,进兵据守邯郸。
镇南将军刘国从繁阳前来,亦与石琨会合。
冉闵乃集全国之兵二十万,先于邯郸大败石琨,杀死数以万计,石琨败逃冀州。
刘国退驻繁阳,与张贺度、段勤、靳豚在昌城会合,将欲复攻邺城。
冉闵遂遣尚书左仆射刘群任行台都督,又命部将王泰、崔通、周成等率十二万步骑,宿营黄城,自统精兵八万以为后继,出城来战。
两军会于苍亭,展开激战。
张贺度等兵少,又不敌冉兵勇武,于是一战大败,死者达两万八千人,余众皆溃。
靳豚被魏将追击,斩杀于阴安,冉闵悉虏靳豚士众,整军而归。
经此两战,冉闵俘获甚众,便拥戎卒三十余万,旌旗钟鼓绵延百余里。
即使后赵石氏鼎盛时期,亦无此般威势。
冉闵自苍亭回到邺宫,行饮至之礼,整顿核定九流,依据才能授予职任,儒学后人多得显赫官职。
一时境内安宁和顺,可比魏、晋之初繁盛。
冉闵闻故晋陇西人散骑常侍辛谧大贤,遂遣使持节备厚礼以往,征为太常侍。
辛谧固辞不就,因修回书于魏帝:某闻物极则反,致至则危。
今苍亭一战,君王大功已成。
宜因兹大捷归附晋室,去篡逆反叛之名,得许由、伯夷之廉,兼享松、柏之寿。
冉闵观书笑道:这也是个痴汉。
岂有放弃称孤道寡,而甘为人臣者哉!
辛谧闻说魏帝不从其奏,恐再遣人来逼令就职,于是绝食数日而卒。
冉闵见辛谧不至,也不为意,自领十万步骑前往襄国,攻打赵主石祗;命子太原王冉胤为大单于、骠骑大将军,将千名降胡配其麾下。
因率众攻打襄国,百日不克,乃挖地道、垒土山,并建房屋、翻地耕作,以为长计。
石祗被困城内,里无粮草外无救兵,不由大为恐惧。
乃与群臣计议,自除帝号,复称赵王,遣使到燕王慕容儁、秦王姚弋仲处请求援军。
两处皆恨冉闵杀胡之令,见书便应。
姚弋仲遣子姚襄率三万八千骑兵,自滆头前来;慕容儁派将军悦绾领三万甲卒,自龙城赶到。
适逢汝阴王石琨自冀州前来援救襄国,三方合兵,共计劲卒十余万。
冉闵闻报三路大军齐至,即遣车骑将军胡睦抵挡姚襄,将军孙威防守石琨。
双方激战,两路魏军皆被敌方打败,士卒几乎消灭尽净,胡睦、孙威单枪匹马逃回。
石琨等既获全胜,于是率部追击,兵至襄国城下,三面下寨,围拢冉魏大营。
冉闵大怒,打算亲自出兵进击。
卫将军王泰谏道:臣闻陷于困境者顽,并寄望于外援。
今襄国未下,而敌国强兵四集,欲诱我出战,以便腹背夹击;我应固垒不出,静观态势而行,以挫其计。
今陛下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