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侍中、司隶校尉,以高阳王慕容隆为都督幽、平二州诸军事、征北大将军、幽州牧。
&1t;p
又令建留台于龙城,以慕容隆录留台尚书事。
以护军将军平幼为征北长史,散骑常侍封孚为司马,并兼留台尚书。
&1t;p
此时鲜卑贺兰部贺讷、贺染干兄弟为争本部之众而生内乱,后燕主慕容垂及匈奴铁弗部刘卫辰皆欲染指,极力与北魏代国争夺对贺兰部控制权。
&1t;p
太元十五年,刘卫辰派军攻打贺兰部,被代主拓跋珪出兵击退,迁母舅贺讷及其部众于代国东境,与后燕毗邻。
&1t;p
慕容垂乘机对贺讷软硬兼施,诱逼其叛代降燕,许封其为归善王。
&1t;p
贺讷因自己本为鲜卑同族,意欲从之。
&1t;p
贺讷弟贺染干闻讯,嫉其兄飞黄腾达,欲谋攻杀,取而代之。
太元十六年正月,贺染干与贺讷举兵相攻。
&1t;p
拓跋珪闻说二舅内讧,不胜之怒,遂请后燕主起兵讨伐之。
&1t;p
后燕主慕容垂遂遣镇北将军兰汗率兵,大破贺染干于牛都。
六月,慕容垂又遣赵王慕容麟率军攻击贺讷,生擒贺讷于赤城,降其部众数万。
&1t;p
慕容垂命释放贺讷,还其部众,使其复归于牛川原地,而徙贺染干及其部众于中山。
&1t;p
二部虽然解纷,但由此不和。
&1t;p
燕建兴七年,春三月。
燕主起兵五万,往击翟魏国主翟钊,伐其不臣之罪。
翟钊大惊,自率军一万前来抵敌,又遣使求救于西燕主慕容永。
&1t;p
慕容永得书,问计于群臣。
&1t;p
尚书郎鲍遵出班奏道:今其两国以兵相持,我不可与解,宜使二寇相争。
我乘其蔽,此卞庄子刺虎之计也。
&1t;p
侍郎张腾却道:燕强魏弱,有何蔽何乘!
不如应其所请往救之,与我三国以成鼎足之势。
所谓唇亡齿寒,若魏国被灭,慕容垂必乘胜兵伐我,则我亦难独存矣。
今我不如乘其大兵出征魏国,国都空虚,自此引兵直趋中山。
臣请二万精兵前往,昼设疑兵,夜布火炬于途;慕容垂闻之,必回兵自救,我击其前,而翟钊蹑其后,此天授良机,不可失也。
&1t;p
慕容永想了半晌,却道:卿计并非万全,鲍遵之言是也。
&1t;p
张腾出殿,喟然叹道:邻舍失火,犹谓我万全,岂可得乎?我等必将为慕容垂所虏。
&1t;p
燕军前至黎阳,临河欲渡,翟钊列兵于南岸以拒之。
&1t;p
慕容垂见不能渡,于是令别将虚屯营于北岸作为疑兵,自引大军去黎阳西四十里地名西津,连夜缝造牛皮筏百余艘,伪列兵仗于其上,溯流而下。
&1t;p
翟钊以为燕军自上游渡河来攻,急引兵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