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库小说网 > 玄幻奇幻 > 华夏真相集 > 第五十六集 天怒人怨

第五十六集 天怒人怨(3 / 8)

张说对答如前,丝毫不肯更改其辞。

太后转怒,命诸宰相与河内王武懿宗共同鞫审,张说犹不屈服,所执如初。

以武则天之聪智过人,岂有不知张昌宗引张说为证,欲诬魏元忠及高戬二人?但因要一力回护情郎,而张说又如此不体念上意,故而就此僵持,无法下台。

于是便将银牙一咬,便要就此定宪,拼却再造一场冤狱。

便在此时,正谏大夫朱敬则奏道:魏元忠素称忠正,张说所坐无名,若令其二人抵罪,则恐失天下之望。

武皇太后无辞,朝议再次无果。

冀州武邑人苏安恒得知,再次上疏:

臣窃见魏元忠廉直有闻,位居宰辅。

履忠正之基者,用元忠为龟镜;践邪佞之路者,嫉元忠若仇雠。

麟台监张易之兄弟,在身无德,于国无功,不逾数年,遂极隆贵。

不谓溪壑其志,豺狼其心,欲指鹿而献马,先害忠而损善;将斯乱代之法,污我明君之朝。

虽有忠臣烈士,空抚髀于私室。

而钳口不敢言者,皆惧易之等威权,恐无辜而受戮,亦徒虚死耳!

臣今为陛下计,莫若收雷电之威,解元忠之网,复其爵位,君臣如初,则天下幸甚!

武则天即览苏安恒奏疏,直是哭笑不得,左右为难。

似此白衣名士,若怒而杀之,天下必谓皇帝不能容物;若欲从之,则天子颜面何在?于是便将奏章置于案上,佯作不见。

未料此疏却被张易之见到,复又示于兄弟张昌宗,说此人如此不知天高地厚。

张昌宗览疏大怒,欲遣人往武邑刺杀之。

幸被朱敬则提前得知其谋,急联手凤阁舍人桓彦范、着作郎魏知古,一面入宫面见皇帝力保,一面遣人通知苏安恒离家躲避,方才得免。

当时又有殿中侍御史王晙,乃景城人氏,复逆鳞上奏,申理魏元忠之冤。

宋璟劝道:因赖张说力保,朱敬则、苏安恒上疏,魏公幸已得全,性命必无虞矣。

今子复冒威怒,得无画蛇添足,自寻狼狈不堪乎!

王晙答道:魏公以忠获罪,王晙为义所激,虽流配万里,颠沛至死无恨。

宋璟叹道:璟忝任凤阁,不能申魏公之枉,深负朝廷!

其后未久,虽未定魏元忠及高戬谋反重罪,终亦诏贬魏元忠为高要尉,使与高戬、张说皆流放岭南苦恶之地。

魏元忠辞帝之日,言于太后:为臣老矣,今向岭南,十死一生。

陛下他日,必有思臣之时,则恐不能相见矣。

太后心实不舍,故作冷颜相对,因问道:卿作此言,却是何意?

魏元忠抬眼之间,见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二人侍立在侧,便以手指而言道:此二小儿,终为乱国之阶!

事之时,陛下则必思臣,而臣已当不在人世矣。

说罢大拜八拜,起身退出殿外,扬长而去。

张易之兄弟大惧,一同下殿拜倒在地,以手叩膺,自掷称冤。

太后不理二人,只望魏元忠背影道:元忠去矣!

魏元忠离京南下,太子仆崔贞慎等饯行于郊外,免不得依依离别,饮酒唱诗以和。

张易之诈以柴明为化名,投匦上疏告密,称崔贞慎等人

最新小说: 我在修真界当杂役 我真没想被女帝模拟人生 青冥问道传 地府KPI爆破计划 掌灯判官 韦麟峰传说 这是我的原始部落 快穿之拯救宝贝 乾元混沌塔 高武捕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