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对赵普而言,事已至此,唯有顺势而为才能利益最大化,赵普自然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怎会真的揭发二人
当然,这一切都有个前提,那就是歷史上,赵普本就中意赵匡胤立子为储。
而陈书文不知歷史,却能看透这一切,当真大大出了他的意料。
我观此子,有第二代陈家家主之资!
另一旁,赵普闻言,脸上波澜不惊,只是定定的看著陈书文,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讚许。
过了片刻,他轻笑一声,问道:“这么说来,朝廷上那些『陛下欲立储』的流言……是你传出的”
陈书文没有直接回答,只是微微垂下眼帘,算是默认。
此事虽是祖宗让他所为,但赵普说是他做的,也没问题。
陈书文当时还不明白此举用意,直到刚刚,赵普说出“大胆”的那句话时,他才反应过来。
流言一出,不仅断了赵普的退路,同时还让满朝文武自认为看到了陛下的『心意』,从而堵死了赵光义的某些心思。
一举三得!
赵普见他默认,眼中非但没有遭人算计的怒意,反而升起更多兴致。
他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看走眼了。
看来德昭殿下整个事件的背后推动之人,居然是这个十四岁的少年郎!
一个十四岁的少年,能在省试中写出惊世策论,还能面不改色地与自己对峙,甚至布下此番之局……
这等心智,这等手段,连他也不得不在心里讚嘆一声。
“好一个陈书文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