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土地兼并(2 / 3)

,这才有了‘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’的黄巾军,有了‘天街踏遍公卿骨’的黄巢,才有了‘莫道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’的揭竿而起。”

说着,杨帆更是面露一抹哀色,道:“当初臣在山东曲阜,拿了孔家与七十二士绅后开堂审案子,来报案的百姓数以千计,他们人人都有冤屈,人人都被侵占土地、剥削欺负,若是在乱世,这些百姓更没有办法,最终只能拼一把,你不让我活,那你也别想活了。”

随着杨帆的叙说,朱元璋也露出了追忆之色。

“你这话说得不错,当初咱若是有一块土地安身立命,有一口饭吃,何至于去造反呢?”

“是呀!若是能有口饭吃,即使再有野心家的推动,百姓也不会去造反的,归根结底是他们吃不上饭了。”

说着,杨帆在大明的疆域图上用手划了一圈,道:“然而,在当今的这个时代,最旱涝保收的挣钱方式莫过于种地,赚了钱就想买地,人的天性便是如此,即便是陛下也无法阻止勋贵与士绅兼并土地,毕竟再好的制度,也需要人来执行。”

“既然如此,堵不如疏,要想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,现阶段最好的办法,就是将人给迁出去。”

杨帆手掌挪动,指了指大明南边的那一片空白区域,道:“您请看广东与云南以南的地方,云南以南有安南,而广东以南是南洋,南洋之上有许多岛屿和陆地,这些都是无主之地。

若是大明将百姓迁移过去,未来,这些地方都是我大明的疆域,这样也能延缓人地矛盾的爆发,岂不是一举两得?”

朱元璋盯着杨帆手指所指向的地方,没有说话,不过从他思索的神情来看,明显,朱皇帝很感兴趣。

杨帆继续说道:“而且那些勋贵士绅大肆兼并土地,就是想着收租子坐享其成,人多地少,你不租,自然有的是人租,故而他们收的田租都很高,可是一旦人口迁移出去了,人少地多,为了吸引佃户来租种,只能减少田租,他们花钱买来的土地,总不能一直空着吧?也需要人来种才能创收。”

杨帆的办法,为朱元璋、朱标打开了一个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新思路。

的确,人多了就移民,将多余的人口迁移到海外去,不就行了?而且他现在不就是这么搞的吗?

移民山西的人口,去填补湖广,他还在家乡凤阳,也迁移了十几万人去充盈凤阳,想要将凤阳打造成繁华之地。

朱标心有疑虑,道:“海外土地虽广阔,但杨先生所说的‘南洋’诸岛上也是有土著的,百姓去了那边人生地不熟,又毫无战力,岂不让他们送死?”

杨帆微微一笑,提醒朱标道:“殿下,难道您忘了上次臣在牢狱之中,与殿下说的话了?移民,可不止迁移的是百姓,还有诸王呀!”

朱标稍一回忆,顿时想起来了。

当时在亲军都尉府的大牢里,杨帆曾经提议,将诸王分封出去,避免大明内部生乱。

朱标一声惊呼:“莫非先生之前就已经预想好了?”

身在牢狱却能料想到几十年后的事情,杨帆的深谋远虑,令朱标震惊。

不过杨帆根本没有想那么远,他当时单纯是因为知道“靖难之役”,才提

最新小说: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明中祖:朱慈烺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,吓坏朱元璋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三国之再世诸葛 我去明末救义士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娘子—媚乱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