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。”
杨帆眉毛微微一挑,道:“哦?庄员外能代表百姓了?”
庄晋表现得淡定自若,取出一份文书来,说道:“大人,这是我庄家所有佃户的联名请愿书,上面都是他们签字画押的,他们反对大人您的摊丁入亩政策,请大人您,过目!”
庄晋一领头,宁福、巴竹等十余个士绅有样学样,取出了佃户联名签署的请愿书。
洋洋洒洒的名字成百上千,韩安见到那请愿书,不由得眉头紧锁,担心地看了一眼杨帆。
杨帆还是太年轻了,心是好的,可是他怎么可能斗得过这群坐地户士绅?他走过那些请愿书,仔细打量起来,喃喃道:“原来诸位已经准备好了请愿书,就等着今日呢?好好好,这民意,本官收到了。”
庄晋露出笑容,道:“大人能听取民意,是我等晋江百姓之福啊。”
其他的士绅也跟着帮腔,纷纷夸赞杨帆。
“杨大人从谏如流,品行端方。”
“杨大人是我晋江县人的楷模!”
“杨大人……”
人群中的夏时敏见到这一幕,有些失望,他原本以为杨帆会与众不同,现在看来杨帆的手段与气魄,也就那样罢了。
就在夏时敏失望叹气时候,杨帆忽然话锋一转,道:“诸位的民意本官看到了,本官也有些民意,让诸位来看看,四郎,你去叫王图过来。”
四郎,当然指的就是朱棣,朱棣隐藏身份随着杨帆来到晋江县,化名便是朱四郎。
朱棣领命而去,庄晋等人不禁有些奇怪,杨帆要搞什么名堂?这事还没结束么?
不多时,朱棣与王图归来,王图手里还捧着一个大木箱子。
“大人,证据都带来了。”
杨帆点了点头,让王图打开箱子后,他随手从里面取出一张文书来,诵念起来。
“洪武二年,晋江县人宁福,强抢我家祖宅,我家不从,宁福派地痞殴打我老父亲,致使我老父亲当夜去世,我求告无门,官府也不能为我讨回公道,进杨大人掌晋江县,求杨大人为我讨回公道!”
杨帆看向宁福,说道:“宁员外,写这状纸的人名叫刘永,是晋江县的百姓,他就在后院候着,此案的两个人证,本官也已经找来了,怎么样?过一遍公堂吧?”
宁福的脸色变了又变,他慌乱地说道:“大人!这都是诬陷,小人买刘永家的宅子,那是花了真金白银的,绝对没有强买强卖!”
“哦?”杨帆冷冷一笑,又取出一张状纸,道:“洪武四年,你强抢金井镇一家农户的女儿,纳她为妾,她被抢入府中之后抵死不从,自尽而死,这也是花了真金白银的?”
宁福的冷汗瞬间就冒了下来,他搞不懂,杨帆是怎么将这些陈年旧事挖出来的。
周遭的百姓产生了一阵骚动,这些事有的他们知道,有的他们根本不知道。
人模狗样的宁员外,还做过这种事情?
杨帆大手一挥,道:“将状告宁福的十二位百姓都请出来,这十二件案子,本官就在这里审!”
谁都没想到,杨帆将邀请士绅、商人的集会,变成了公堂,这下来围观的百姓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