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9章 回京述职(2 / 4)

经完成了一半左右,望着雄伟的北平城,杨帆忍不住赞道:“赵大人与李大人夙兴夜寐,加快工期,这北平城建成之后,你二位当居首功!”

钦天监李靖年事已高,已经于今年年初返回应天调养身体,至于李靖的儿子李乾留在北平,一直未曾离开。

与李乾一起来迎接杨帆的赵俊笑了笑,谦虚地说道:“杨大人谬赞了,本官一年来北平不过四次,这次正好遇见了杨大人,论功劳我哪里比得上李大人?正好,你我一起归京。”

几人寒暄了一阵,进入北平城。

北平城久未经战事,城市建设与发展得非常快,毕竟未来这里会是大明的新都。

头脑精明的商人已经提前到了北平,花高价购买原有的商铺,就等着升值,不过,也有聪明的老北平人不肯出售产业,也带着一样的想法。

总而言之,北平生机勃勃,万物竞发。

翠云楼,杨帆、李景隆、瞿能、沈炼四人,与李乾、赵俊,以及北平本地的官员于宴席上开怀畅饮。

杨帆笑着说道:“一路行来,北平变化不小,按照这个进度下去,再有三年,我大明的新都就可建造完成了吧?”

李乾笑容满面,说道:“用不了三年,只要一切顺利,只要两年半的时间,就可以了,杨大人当初给新都建造打下的基础太好了,我们受益匪浅。”

杨帆提出的“预售制”,让建造新都的银钱源源不断涌入到北平,再加上朝廷的拨款帮助,工期进度极快。

瞿能、李景隆、沈炼闻言都很惊讶,李景隆放声大笑,道:“从我朝往上数,历朝历代修建都城哪有这么快的?房山的高大树木一根接着一根往北平城里面运送,劳役们依旧干劲十足,由此可见只要肯花钱,匠人、劳役的速度,不可估量。”

在宴席的末尾,还坐着三人,分别是辽东的巧匠墨翟,以及来自应天的巧匠蒯富、蒯祥父子。

蒯祥虽然年纪小,但胆子很大。

杨帆问起如今新都营造的具体情况,蒯祥主动回答,且说得头头是道。

杨帆笑着夸赞道:“蒯祥,本官听说你的技艺精进得很快,已经不逊色于很多老匠人,你以后要好好地跟着你父亲,学更多本事,以后你就是应天的‘木工首’。”

蒯祥却摇了摇头,对杨帆说道:“侯爷,我不想做应天的木工首,我也不想回应天。”

众人哄堂大笑,赵俊指着蒯祥,逗道:“你这小家伙心比天高,以后想要做北平的木工首?好啊,小小年纪,志气不小!”

蒯祥一脸正经,说道:“不,我想去辽东,听说辽东有军器局,还有官营的‘工匠学塾’,未来我想去这两个地方,将技艺永远地流传下去,还要在军器局,造出我大明最好的兵器!”

他小小年纪却有大志向,蒯富连忙拉住了蒯祥,训斥道:“你小孩子家家说什么糊涂话?请侯爷见谅,我家这娃儿不懂事,胡言乱语的。”

辽东的“工匠学塾”开设的时间不算长,在杨帆去年出征高丽前,与刘伯温说起此事。

没想到刘伯温真就将此事落实了下去,使得辽东的匠人传承,逐渐归于系统化、正规化。

当然,要形成

最新小说: 三国之再世诸葛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?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,吓坏朱元璋 娘子—媚乱天下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我去明末救义士 暖房丫环,建社团当大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