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章 太子监国(3 / 4)

,说道:“杨先生继续说,这当务之急又是什么?”

杨帆轻声说道:“走私!未来我大明的海贸必定发展迅速,届时会有大量的民间商船走私,这些走私活动会让地方的势力迅速膨胀、崛起,削弱我大明海贸的收入,甚至有一日……”

朱标停下了脚步,回头看向杨帆,道:“甚至有一日会怎么样?”

杨帆叹了口气,道:“甚至有一日,当这些势力的触手伸进了朝堂,会纠集力量,断了大明的海贸,将所有利益全部侵吞到自己手中,到时候朝廷的财政会出大问题。”

朱标的眸子里爆发出精光,喝道:“他们敢!”朱标太清楚财政对于大明意味着什么,一旦财政崩溃,国家还怎么运转?

杨帆理解朱标的愤怒,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道:“殿下,我大明开国才二十六年,他们当然不敢,但如果走私不想办法遏制,臣所说的事情早晚会出现,或许在五十年后,或许在百年后,到那个时候陛下、殿下,还有臣等都不会在世上了。”

朱标听闻这话,不禁上下打量着杨帆,道:“杨先生对此事已经考虑许久,是不是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法?”

杨帆微微一笑,从衣袖中取出一封奏疏,道:“殿下圣明,臣与辽东承宣布政使司都事杨寓曾经就此事商议过多次,并写成奏疏,请殿下过目。”

杨帆这封奏疏的内容,整体就是杨士奇当时提出的“朝廷为主,商贾为辅”的政策。

通过官家商船行商,带上商贾的商船,让商贾有利可图,并与官家的商船利益绑定,其核心其实就是“让利与分配”,再对私下的走私予以严厉的惩罚,来打击走私行为。

当然,在此基础上,杨帆与杨士奇还认为应当建立监督海贸的机构,防止当地的市舶司发生腐败与官商勾结的情况,侵吞朝廷的收益与税银。

洋洋洒洒快上万字的奏疏,里面方方面面全都提到了,看得朱标连连点头。

杨帆继续说道:“殿下,多年前臣曾经前往泉州府晋江县为官,那时候就曾见识过泉州府的官官相护,三大市舶司这样的事情一定不少,所以为了为将来海贸打下基础,整治市舶司,重塑沿海的海贸格局,是一定要做的,否则等到将来再做,会艰难数倍!”

朱标爱不释手地捧着奏折,颇有些埋怨地说道:“杨先生有奏疏,为何不在朝堂上献出来?反而让诸位大人争论了那么久?”

杨帆无奈地笑了笑,问道:“殿下觉得这一封洋洋洒洒的奏疏,就能说服那些反对的官员么?殿下,他们有的是反驳的理由,耍嘴皮子谁能耍地过他们?”

朱标想了想,也笑了,因为杨帆说得对,朝廷的文官能将黑的说成白的,这本事朱标见了太多了,他合上奏疏,背着手来回踱步,道:“那以杨先生看,要怎么才能推行此事?”

杨帆指了指南边,道:“需要一个由头,派人前往三大市舶司以及沿海,搜集证据,最好再由百姓入京告状,或者由当地的官员上书请愿纠察市舶司与走私,如此殿下才能顺水推舟开启真正的调查。”

常言道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,百姓就是水,这百姓产生的民意,有时候就是一柄剑。

朱标不是朱元璋,朱元璋如果想要调

最新小说: 娘子—媚乱天下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,吓坏朱元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明中祖:朱慈烺 三国之再世诸葛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汉末小人物 我去明末救义士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