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p>
应天,皇宫,奉天殿。
今日朱标的心情不错,昨日,朱标熬夜又将杨帆与杨士奇联名的奏疏看了一遍,越看越觉得杨帆与杨士奇的眼光独到,这杨士奇也是一个可塑之才。
既然杨帆肯割爱,待杨士奇从南边办差归来,朱标会给杨士奇一个身份,让杨士奇大展拳脚。
朱标未曾想到,再过一个多时辰,他将面临自己初掌大明后的第一个难题。
大殿上,群臣与朱标议事,经过数日的磨炼,朱标已经驾轻就熟,待商议完今日的政务后,朱标主动提起了开设市舶司的事情:“琼州府请开设‘琼州市舶司’,吾经过一番思虑,觉得此事急不得。”
东阁大学士吴沉闻言,眼睛一亮,高声说道:“殿下圣明!我朝市舶司有三,已经足够满足海运,何须再增添新的市舶司?”
吴沉急着表态,没想到朱标继续说道:“本宫决定,派遣官员前往三地,调查三地市舶司之情况,调查沿海之海贸情况再做定夺。”
东阁大学士吴沉脸上的笑容僵住,一时间语塞,而谨身殿大学士杨伯成,则问道:“不知殿下为何要忽然派人,审查市舶司与海贸?”
杨伯成隐隐觉得今日朱标的表现不大对,似乎有人给朱标支招,要打沿海市舶司的七寸。
朱标面上带着笑意,道:“开设新市舶司,涉及重大,本宫要清楚现在市舶司运行的情况,更要了解海贸的情况,不是理所应当么?”
杨伯成、吴沉等官员被朱标一句话,噎得无法反驳,就在这时,户部尚书詹同站了出来,问道:“殿下所言极是,就是不知殿下要派遣何人,前往三地?”
詹同看出来了,今日的朱标有备而来,这派人去清查市舶司与海贸一事,是拦不住了,既然拦不住,不如搞清楚朱标要派遣什么人,他们也好提前有所准备。
朱标沉吟片刻,说道:“从刑部抽调一批人手,再从大理寺抽调一批人手,赶赴三地,由当地的提刑按察使司对接,一起清查。”
刑部尚书周帧,以及大理寺的主官陆续走出来,躬身领命,不敢怠慢。
朱标派出的刑部与大理寺的官员,不过是障眼法,他真正派出的是杨士奇与锦衣卫精锐。
这一明一暗两条线,出其不意,定能查出海贸与市舶司当前的问题,为未来建立完备的海贸制度铺路。
朱标敲定了市舶司的事情,整个人都轻松下来,就在这时候,文渊阁大学士宋讷,站了出来,高声说道:“殿下,臣有事启奏,昨夜,国子监监生吕征自戕,血流不止性命垂危,经救治后昏迷不醒!”
朱标的眉头微微一皱,国子监的事情朱标多少听说过,也懂得国子监监生不容易。
朱标是个仁善敦厚的人,对国子监监生心中有同情,但朱元璋立下的规矩在那儿,朱标也不好多说什么。
就算如今朱标掌控大权,但朱元璋一日还是皇帝,朱元璋给国子监立下的规矩,就不可能轻易改变。
朱标叹了口气,说道:“派人好生照料,药物、医者都要用最好的,务必保住吕征的性命。”
他顿了顿,随即问向宋讷道:“吕征为何要自戕?可调查清楚了?宋大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