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 火烧到了京城(3 / 4)

以福建沿海的海贸来讲,邵质、吴伯宗更偏向于将海贸的大头掌握在朝廷手中,至于民间的海贸走私做好管控即可,即便有小股走私也是可以接受的。

结果随着杨帆在南边的调查,不查不知道,邵质、吴伯宗这才发现,海贸走私的情况极为严重。

这样下去,用不了三五十年,朝廷还能从海贸生意里获得的赋税能有多少?

故邵质、吴伯宗的态度发生了转变,与宋讷、吴沉等人的争论就此爆发。

宋讷咳嗽一声,说道:“邵大人此言差矣,殿下给予了长安侯‘便宜行事之权’不假,但殿下可从未让杨帆胡作非为,福建三省的民乱,皆因扬帆而起,如今,最好让杨帆归京,这案子交给别人来查。”

“杨大人已经在福建调查了多日,该查的也该查出来了,让他归来平息百姓愤怒,然后殿下再派遣得力之人,继续调查,岂不是两全其美?”

宋讷话说得好听,可一旦杨帆离开,再派遣新人过去,时间拖延了不说,谁还能有杨帆这种魄力与手腕?

调查的深度与烈度可能戛然而止,最后,依旧不能动摇福建三省市舶司的腐朽根基。

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闻言,冷笑一声说道:“宋大人,长安侯调查正值关键的时刻,岂能随意调换?宋大人此言扰乱人心,莫不是与福建的某些官员,有勾结?”

吴伯宗一句话,让宋讷老脸涨红,恼羞成怒地说道:“吴大人!你不要血口喷人!我宋讷堂堂正正,何时与人勾结?”

吴伯宗阴阳怪气地说道:“宋大人在问我?是否与勾结只有宋大人你自己心里知道,既然你自认清白,何必担忧杨大人调查?”

宋讷与吴伯宗之间唇枪舌剑,你来我往,很快其他的大臣也开始参与到争论中。

早朝的奉天殿,俨然成为大臣们的辩论场,谁都说服不了谁,吵得朱标头大。

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,毛骧却悄然来到了奉天殿,送来了一封来自福建的奏疏。

奏疏自然是杨帆送来的,且奏疏的内容极为精彩,让朱标都愣住了。

群臣的争论声渐渐平息,望向朱标,他们感觉到朱标手中的奏疏,传来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。

果然,朱标起身望着群臣,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,道:“长安侯来信,称已经将三大市舶司中的所有官员、吏员审讯完毕!”

群臣的神情各不相同,有的人面无表情,事不关己高高挂起;有的人面露惊讶,还有那么一丝的恐惧;还有人则喜笑颜开,比如李景隆。

李景隆含笑说道:“长安侯行事雷厉风行,市舶司中的贪官污吏已被肃清,将来市舶司必定会迎来一番新气象!”

朱标眼中闪过一抹笑意,道:“曹国公说得没错,不过,在彻查市舶司官员及相关人等中,还涉及到了我大明朝中一位官员。”

朱标此言一出,朝中的大臣无不是脸色一变,吴沉、宋讷等人更是眼中流露出一抹惊骇。

华盖殿大学士邵质轻声问道:“请问殿下是哪一位大人?长安侯可有证据?”

邵质支持杨帆彻查案件不假,但他也防着杨帆,防着杨帆借机排除异己。

最新小说: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汉末小人物 娘子—媚乱天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,吓坏朱元璋 三国之再世诸葛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我去明末救义士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明中祖:朱慈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