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小雅,卿大夫之诗为典雅,帝王之诗为大雅。严卿此诗,当属典雅之列。”
徐阶站在前排,低眉顺目,却暗中观察着严嵩的反应。
他注意到严嵩的手指微微颤动,虽然脸上依旧平静。
“典雅在于用典。”
嘉靖继续说道。
“严卿诗中'清修曾许青词客'一句,朕思索良久,不知众卿可曾听出其中典故?”
无人应答。大殿内落针可闻。
嘉靖轻笑一声。
“既然无人应答,朕便自问自答。严卿第一个典故,是将朕比作轩辕黄帝。”
他顿了顿。
“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,是示天下以无为。”
严嵩面色不变,但站在他身后的严世蕃却忍不住抬头,眼中带着不安。
“第二个典故。
“嘉靖的声音忽然冷了下来。
“严卿将朕比作汉高祖刘邦。”
此言一出,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抽气声。
李春芳与徐阶交换了一个眼神,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。
“当年刘邦受项羽所迫,退居汉中,看似落魄,实则韬光养晦。”
嘉靖缓步走下台阶,拂尘轻摆。
“而看出刘邦不凡,助其走出汉中的,正是——”
他故意拖长了音调,目光刺向严嵩。
“韩信。”
严世蕃猛地抬头,脸上血色尽褪。
严嵩依旧面无表情,但袖中的手已紧握成拳。
“严阁老这首诗写得妙啊。”
嘉靖踱步到严嵩面前,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。
“尤其是这第三个典故,朕细细品味,倒是有趣得很。”
严嵩微微抬头,浑浊的老眼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警惕。
他双手拢在袖中,指节却已因用力而发白。
嘉靖忽然转身,宽大的道袍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,他背对着严嵩,声音却愈发清晰。
“将自己比作修仙的道士,而严阁老,则是给道士打下手的青词客。”
“啪嗒”一声,站在后排的一名五品官员手中的笏板掉在了地上,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。
那官员脸色煞白,慌忙跪下请罪,却无人理会。
嘉靖缓缓转身,眼中的笑意早已消失殆尽,取而代之的是令人胆寒的冰冷。
他直视着严嵩的眼睛,一字一顿道。
“严阁老,朕说得可对?”
严嵩缓缓低下头,眼睛半闭着,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。
他声音沙哑。
“老臣不敢。”
“不敢?”
嘉靖冷笑一声。
“朕看严阁老敢得很!”
群臣此刻都已明白,这是一场巅峰对决,后果难料。
人人紧张地垂下头,连呼吸都放轻了。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
嘉靖对这三个典故的解读,句句诛心,一次比一次严重,只差直接点破是僭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