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1章 心烦意乱(2 / 4)

潮胜的话简直是明着谋反。

自古所谓的“清君侧”,没有一次是真的,实则都是逼宫,因此他亲口说出这话,犯了历朝历代的大忌,一旦传出去,在座之人无一能脱干系。

俞潮胜敢说这话,是因为俞家怨气极深。从俞廷玉开始,父子四人皆无好结局。

俞廷玉元末战死于安庆,长子俞通海对阵张士诚时战死,次子俞通源因胡惟庸案被除爵,三子俞通渊靖难时战死白沟河。

仅存的独苗俞通源无爵位,后代也因靖难污点长期无爵,直到俞潮胜父子才靠严嵩说情获得相应待遇,却无爵名。

当年南京城破后,俞家辗转将建文帝带到湖南、贵州,得到沐家支持,又联络其他靖难失意大佬,结成半公开的对抗联盟。

自靖难至今,南方诸省百姓对建文帝津津乐道,乐于传言其踪迹,便是有人想借此对抗永乐王朝,这股暗流后来演变为儒臣与皇权对立的象征,此刻又成了与杨帆、嘉靖的对抗。

俞潮胜的话近乎摊牌,众人皆感震悚,王材虽觉过火,却因众人对杨帆变法生出同仇敌忾之心而窃喜,认为回去能得小阁老赏识。

他称杨帆变法不伦不类,与张璁无异,主张不能放过杨帆,清君侧之恶本就是臣子本分,还怂恿沐朝弼当机立断,称杨帆就在城中,当断不断必受其乱。

沐朝弼勃然变色,怒称杨帆深得民心,自己不能害贤,让王材休要再说,众人都看出他在装腔作势。

俞潮胜嗤笑,称贤否自有公论,百姓说贤不算数,去年天下书院还联名挞伐杨帆是千古败类,指责其变法搞得天怒人怨,所谓尧舜大道都是空话。

俞潮胜站起来大声说。

“大明朝已危在旦夕!杨帆、张居正、俞大猷在江南四省变法闹翻了天,四维不张、纲常大乱。

俞大猷私自出海打佛朗机人,江南四省已不像大明天下,传言杨帆想据江南称帝,以张居正为相、俞大猷为大司马,还刻好了吴王印要北伐京师。即便传言是假,他在瓦城私自敕封蒲甘王,属僭越悖逆,不臣之心显而易见,大明存亡系于沐国公一念之间!”

沐朝弼猛地拍桌站起,怒称杨帆变法是匡扶社稷,无有私心。

杨慎倒吸冷气,心想他们果然要害杨帆,沐朝弼看似大义凛然,实则在配合演戏。

王材冷笑,称天下无人无私心,杨帆所做都是在刨大明朝的根。

他称严阁老是贤能,小阁老行为不检非阁老之错,杨帆却揪着不放,让首辅告病在家;

高拱是清官,杀了几个乱民就被杨帆整死,其《病榻遗言》流传数月,称是杨帆设套陷害。

还说杨帆与异端左道之徒何心隐勾结,这些人得势会让大明误入歧途,民不民、官不官,乱了套数,杨帆比商鞅恶毒百倍,是洪水猛兽,必酿千古之祸。

话音落下,满座静默。

沐朝弼询问高拱是否真死了,王材、胡汝霖点头,王材说高拱前月咳死家中,家徒四壁,子孙都是农夫,写《病榻遗言》用的纸背纸角,见者无不凄然,都称杨帆狠毒气死清官。

沐朝弼黯然叹息,称高拱性子偏激但一生清廉,天下有目共睹,杨帆上次做得过分

最新小说: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暖房丫环,建社团当大佬 娘子—媚乱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? 三国之再世诸葛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,吓坏朱元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