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朱元璋与吏部尚书李信、户部尚书郭允道以及大学士宋讷,在武英殿商议政务。
“浙江那边案子审得最快,官员判决基本下来了,你们吏部要尽快挑选合适的官员,派往浙江去,记住,不能挑选资历不够,能力不足的官员过去,浙江,还有广东、福建,人心不稳啊!”朱元璋背着手,语重心长地叮嘱。
李信躬身领命,道:“请陛下放心,吏部已经开始挑选官员,三日内,必定能拿出一份名单,请陛下过目。”
朱元璋微微颔首,又看向了郭允道道:“曹国公那边修缮烽堠,建造福船要用银子的奏折,可曾看了?”
郭允道想都没想,说道:“陛下,臣已经看过了,曹国公要用的银两,户部不日将批复,保证不会耽误福船与烽堠的营造。”
朱元璋有些惊讶,调侃道:“哎呦?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?往日用钱,哪一次,郭卿你不是愁眉苦脸,跟咱哭穷?”
“陛下,老臣哪里是哭穷?老臣是真穷。”郭允道苦笑着解释:“往年征战要用钱,赈灾要用钱,修缮疏通河道哪里都要用钱,不过,燕王殿下在南边查案子,抄没了许多富商之家,得银钱不下千万两,国库而今充盈得很。”
有钱在手,郭允道底气都足了不少。
朱元璋笑了笑,语气忽然一转:“这海贸走私,一本万利,老四在南边查到的富商之中,有一人名为焦作,从洪武元年开始走私,短短十年内白手起家,成为明州府当地的富商。
到了洪武十九年俨然富甲一方,还是陆明的座上宾,此等人虽然有本事,但心中无国无君,这种人在沿海还有不少,亏得东窗事发得早,否则遗患无穷!”
“臣等知晓!”众臣皆点头。
这时,朱标急匆匆的走了进来,见到李信他们也在,他微微一怔,随即说道:“父皇,宫门之外有人聚集!”
有人聚集?上一次有人聚集在宫门外,被蒋瓛一阵暴打,事后,蒋瓛被降职,一直到郭桓案爆发,蒋瓛才借着查案的功劳,官复原职,还没过两年,竟又有人聚集宫门外?
朱元璋微微蹙眉,道:“何人胆敢聚集于宫门外?是金陵城中的百姓?又或者是朝廷官员?”说到“朝廷官员”的时候,他的眼里射出寒光,已经动了杀心。
朱标摇了摇头,道:“父皇,宫门外聚集了上千来自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百姓,他们集体叩拜在宫门前,向父皇请罪,儿臣还将百姓所写的万民书带来,请父皇过目!”说着,朱标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信。
百姓所写的万民书,内容并不复杂,其中夹杂了很多白话。
他们私下参与海贸走私,进入船队之中为那些富商干活,只是为了赚取银两养家糊口。
他们深知海贸走私违背大明律法,市舶司重开后,海贸走私更是错上加错,然他们有不得已的苦衷。
沿海的耕地面积远不如中原的平原,虽有朝廷施行“摊丁入亩”,但沿海依旧有大量的百姓根本无法靠着种地来谋生,于是,出海捕鱼就成了其谋生手段。
可问题是,近年来倭寇之患越发严重,李文忠没有去沿海整备军队,抗击倭寇之前,沿海武备废弛、兵力不足,连陆地上的村镇,都经常受到倭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