袭扰,更别提出海的渔民有多危险了。
出海捕鱼,在用性命来赚取一口吃食,很多百姓都死在了倭寇的手上。
活不下去!当真活不下去!
百姓走投无路,恰逢此时,沿海的富商将目光放在他们身上,聘请他们作为走私的长工。
因是走私,利润丰厚,虽富商们多吝啬,但分出来的“汤汤水水”,足够百姓养家糊口。
又因为走私的富商们大多会雇佣护卫,免于倭寇袭扰,百姓们的安全也有保障。
如今东窗事发,百姓们失去了糊口的营生,又因燕王清查大案法不容情,百姓们想到日后要被处置,不如亲自来金陵,向朱元璋磕头请罪,请朱元璋赐死。
朱元璋将书信递给郭允道与李信,声音低沉,道:“都看看,咱大明百姓过得日子。”
朱元璋恨沿海走私么?他肯定是痛恨的,但来到金陵的这些百姓,朱元璋却恨不起来,这些百姓就如同当初的他那般。
李信猜得没错,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绝不容情,但对普通百姓,怀着深切的理解、同情。
人,最重要的是活着,吃饭吃不饱要饿死,严刑峻法是管不住的。
郭允道与李信、宋讷看了之后,李信沉吟片刻,道:“陛下,民意汹涌,能令上千百姓云集金陵,这可不是小事,还请陛下谨慎处置。”
宋讷微微颔首,道:“陛下,臣建议召集文武百官,商议此事,三省百姓云集,说明当地的确出了些乱子。”
百姓活不下去,若处理不好下一步就是民乱,当初暴元可不就是这么没的吗?
当夜,奉天殿。
文武百官凑在一起,窃窃私语,三省百姓入京的事情,已经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。
朱元璋的态度更是有趣,没有立刻驱散百姓,反倒是将文武官员召集到宫中。
“陛下驾到!”
云奇嘹亮的嗓音传来,一众官员立刻回到各自的位置,向朱元璋山呼行礼。
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,开门见山,道:“今日,有三省百姓入京,向咱请罪,咱已经让翰林院将百姓的万民书誊抄出来,诸位爱卿人手一份,都看一看,看完了说一说,此事该如何处置?”
百姓的万民书并不复杂,饱读诗书的诸位官员很快就浏览完毕。
刑部尚书开济第一个开口,道:“陛下,上千百姓抵达金陵,他们的路引是谁发放的?又是如何一路畅通无阻来到金陵的?,当地的主官官员,沿途的官员都有责任,还有,这些百姓协助民间走私,知情不报,臣认为不可轻饶!”
开济主张严惩,维护大明律法的威严。
户部尚书郭允道则摇了摇头,说道:“开尚书,那些百姓受生活所迫,才受雇佣,情有可原,陛下惩治贪官污吏,发布《大诰》天下皆知,难道律法的威严要用几个百姓的命来维护?”
开济与郭允道各执一词,朝臣们也分为两派,一派认为应该予以宽恕,彰显大明天子的恩德,一派认为,案子查到现在,朱元璋也曾经表态要“一查到底”,如果放过他们,岂不是有损天子威严?
朝臣们你来我往,谁都说服不了谁,见众人吵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