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书少了三个,奉天殿内的官员也缺了不少。
从空印案到胡惟庸案,再到科举舞弊案,郭恒案,直至去年的林贤通倭案,文官集团这边可谓是损失惨重,就算是割韭菜,照朱元璋这个割法,也快把韭菜根给割了。
正旦大朝会之后,朝廷在此恢复了正常工作,不过吏部、工部、兵部三部却是群龙无首,因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先选出三部尚书来。
早场,奉天殿内,朱元璋望着群臣道:“李信、赵仁、赵俊已就地正法,然吏部、工部、兵部不可没有主事官员,咱准备挑选新尚书,诸卿可有推荐?”
一听这话,群臣顿时议论纷纷,要知道,这可是六部尚书呀!
自朱元璋取消丞相制度后,六部尚书就相当于文官之首,谁不想坐坐那个位置,但让自己等人推荐,朱元璋这话真的吗?众臣有些怀疑。
然而众臣虽然议论纷纷,却没有一个人出头,朱元璋只能直接点名道:“郭卿,你可有人选推荐?”
郭允道连忙答道:“陛下,臣也没有好的人选!”他可是知道朱元璋对于权力的看重,让自己推选六部尚书,这是挖坑想让他往里跳吧!
“刘卿,开卿,你们呢?”朱元璋又看向刘仲质和开济道。
“臣等也无好的人选!”两人也连忙答道,能够在这些案子里全身而退,两人的聪明才智可不比郭允道差。
这时,朱标站了出来道:“父皇,儿臣举荐通政司通政余熂,担任吏部尚书!”
余熂???
群臣有些惊讶,望向队伍中的一名中年男子,这余熂什么时候投靠东宫了?
“可!”朱元璋故作思虑了一会儿,然后点头答道。
“臣余熂叩谢陛下!”随即,余熂从队伍中走了出来,对着朱元璋叩拜道。
“余卿,吏部的重担日后就交给你了,望你不负朕之所望!”朱元璋望着余熂,慢慢说道。
“请陛下放心,臣必兢兢业业,为朝廷分忧,为陛下分忧,谨遵职责,绝不越权一步。”余熂连忙说道,李信的稻草人还挂在吏部门前,他可不想自己日后如同李信这般。
“嗯!”朱元璋点了点头,然后望向群臣道:“如今吏部尚书有了,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,诸卿可有推荐的?”
然而群臣都没人站出来说话,他们算是看出来了,朱元璋这让群臣举荐,只是做个表面文章,实际上人选早已经想好了,既然如此,那自己等人又何必自找没趣呢!
“父皇,儿臣举荐广东布政使徐本担任工部尚书!”见状,朱标再次出言道。
徐本为浙江钱塘人,现担任广东布政使,当初永嘉侯朱亮祖和道同一事,徐本也曾为道同说话,这次沿海走私事件,徐本所在的广东,涉及官员最少,其本人更是丝毫未受波及,让他回来担任工部尚书一职,正合适!
“可!立刻诏令徐本,令其立刻回京。”朱元璋点了点头。
吏部、工部都有了着落,就剩下一个兵部。
明初,兵部“有调兵之权,而无统兵之重”,五军都督府“有统兵之重,而无调兵之权”,同时,兵部还掌管选拔武官的权力,不过,武官的管理则全在都督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