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中。
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有合作,亦有相互制衡,兵部尚书这位置,上头有朱元璋,身边有五军都督府制衡,可谓是吃力不讨好,也没几个官员想要担任。
见状,朱元璋也懒得问了,直接说道:“刑部主事温祥卿担任兵部尚书一职,诸卿可有异议?”
温祥卿,山西人,寓居湖州长兴,后耿炳文镇守长兴,温祥卿便为耿炳文出谋划策,从此入仕,为朝廷效力。
洪武元年,温祥卿授大都督府照磨,洪武二年,任秦王府录事,洪武九年,升任长史,洪武十三年,温祥卿任儋州知州,不久升任兵部尚书,然因罪降任刑部主事,一直到如今,让他担任兵部尚书一职,倒像是恢复了其官职。
对于温祥卿,群臣是颇有微辞的,倒不是他本事、资历不够,而是因为此人的立场。
林贤通倭案,令六部震动,朝中的文官势力被牵连,受创严重,伤了元气。
从前,李信、赵俊、赵仁不管怎样,立场始终站在文官这边,利益上与郭允道、开济等站在一边,但温祥卿先从耿炳文镇守长兴,后又一直在大都督府担任职务,与武勋集团的人交好。
他成了兵部尚书,占据了六部之一,武勋集团的权势越发庞大,隐隐有压制文官的势头,群臣自然有所不满,但又没办法,毕竟这是朱元璋提的人选,李信、赵俊、赵仁三人的稻草人还在各部衙门前挂着呢!
因而他们只能违心的说道:“臣等并无异议!”
“嗯!”朱元璋点了点头,然后看向队伍里的温祥卿道:“温卿!”
“微臣在!”温祥卿当即站了出来,说道。
“即日起,兵部咱就交给你了,希望你能帮咱看好兵部!”
“臣必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”温祥卿连忙说道。
至此,三部尚书都有了新的人选,朝臣们虽然不爽,但也没办法,他们可不敢拿头去试试朱元璋的刀。
选定好了新的六部尚书,朱元璋缓缓地起身,望向群臣道:“诸卿,你们都给咱记住了,咱最恨的就是贪污腐败,前元为何灭亡?盖因朝廷无能,吏治腐败。
官员不管百姓死活,拼命捞钱,从沿海到中原,百姓活不下去,焉能不造反?所以,贪腐是在掘咱大明的根基,李信、赵俊、赵仁三贼都是尔等的前车之鉴,望尔等不要再辜负咱,咱不想再在六部前挂几个稻草人了!”
听到这话,群臣大气都不敢出,李信三人已经被剥皮实草,他们的人皮分别悬挂在吏部、兵部、工部三个衙门大门前。
朱元璋还组织了一次六部官员前去“观礼”,凡是见到人皮的官员无不是被吓得面如土色,甚至有胆子小的官员被吓得晕死过去,传为同僚之间的笑柄。
朱元璋的办法或许很残忍,但从人皮悬挂起来开始,京中官员各个兢兢业业,不敢有丝毫的怠慢,部分平日里手脚不干净的官员,也悬崖勒马,暂时不敢做任何中饱私囊的事情。
礼部尚书刘仲质小心翼翼地站出来,道:“陛下圣明,李信三贼贪赃枉法,劣迹斑斑,臣等定当引以为戒!”
户部尚书郭允道拱手,高声道:“陛下天命昭昭!有陛下在上,天下谁人敢效仿李信等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