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刻,骆养性正与吴襄一同,听着戏班子唱曲儿。
论年纪,吴襄可比骆养性高出数轮,骆养性与吴三桂才算得上一辈人。
“吴老爷此次高瞻远瞩,下手又快又狠,吴家有老爷子在,真是如得一宝。”
骆养性开口,一句话便将此前查案的尴尬揭了过去,话里话外满是恭维。
“骆指挥使也是人中龙凤,年轻有为。”
吴襄深谙“花花轿子人人抬”的道理,也笑着回赞。
两人你来我往,气氛倒也融洽。
待到天黑,骆养性离去之时,他的马车内已然盛满了近半车的金银珠宝。
这些银钱并非吴家私下赠予,而是以“辽东商会正当”的名义送出。
名正言顺,骆养性收得安心,也不会留下太大隐患。
吴襄站在府门口,望着马车远去的方向,轻轻松了口气,心中也有几分庆幸。
他太清楚这世道的规矩:不是你赚来的银钱就真的是你的,上下打点必不可少,上面有“阎王”,
该交的一分都不能少。
少了其中任何一笔,这银钱便不是让你享福的财富,而是招灾惹祸的根源。
这,便是吴家世代传下的生存之道。
……
又过了一月,《大明日报》在锦衣卫与东厂番子的协助下,悉数刊登了各地世家大族、商会暗中与关外鞑子交易的罪状,将他们的恶行一一公之于众。
一时之间,大明天下哗然,百姓无不对这些“通敌叛国”之徒痛恨至极,恨不得食其肉、饮其血、碎其骨,方能解心头之恨。
……
崇祯十四年六月,辽东成一线主战场。
以远清侯洪承畴为主将,麾下左良玉、秦良玉、曹文诏、孙传庭等将陆续出关,大明对大清的战争号角正式打响。
战场之上,精密的火枪队、火炮营列阵以待。
辽东三年扩编后,战力更盛的关宁铁骑亦整装待发,与大清八旗精锐展开了第一次正面交锋。
“轰轰轰。”
火炮轰鸣如雷霆滚地,喊杀之声震彻旷野,时时在战场上空回荡。
洪承畴坐镇中军大营,身旁令旗不断挥舞,一道道军令精准下达,指挥各部对敌。
左良玉、秦良玉等人分别率领部队,在敌阵之间穿插迂回:正面强攻、奇兵突袭、夜袭扰敌之法一一应用,将战场节奏牢牢握在手中。
眼看着八旗正黄旗精锐节节败退,洪承畴立于指挥战车之上,直到此时,他紧绷的面容才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。
“崇祯十四年间的八旗精锐,已远非我大明锐师之敌。”
方才炮火轰鸣中,洪承畴看得真切。
无数正黄旗士兵在明军攻势下溃不成军,连引以为傲的骑兵也绝非关宁铁骑对手;更难得的是,火枪营、火炮营与关宁铁骑的配合可圈可点。
甚至在关键时刻发挥出远超平日的战略威力,这才让此战打得响亮,彻底打出了大明崇祯一朝的威风。
监军太监王德华身旁跟着史官,史官手中以笔为刀,将战场之上的每一处细